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府城醫學史開講》的讀後感

《府城醫學史開講》的讀後感


3. 韓良信教授(2013.12.4)

舍弟良誠寄來 貴著《府城醫學史開講》。読後非常佩服您「求真」的態度。其實堅持只寫能back up 的史實、不寫道聽塗之類、應該是大家普遍應該遵守的原則。不過在現在的社會似乎是 endangered species。例如有人寫 家父「當過台南市長」(他一生只願當人民喉舌、但無意仕官); 家父的「象牙聴診器是日皇賞賜的」。日皇従無來過台灣、而且家父也非 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生、不屬於「銀時計組」。也従來沒聴 台灣總督府立醫學校的 其他第一名畢業生、如杜聰明教授、或王受祿博士等也有類似的賞)。令我懷疑這些人對學問的態度。至今我還不能原諒寫「留美博士韓良信」(1966年九月九日)的中華日報記者。文中太多錯誤不實的報道。我一再地向弟妹們「就算要吹牛也要根據事實」。我很希望那篇記事沒有被收在「韓石泉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専輯」。

015頁 第三段 寫「一府二艋舺三鹿港」;但我小時候的是「一府二鹿三艋舺」(後者合台語的押韻)。不過不同時代很可能城市大小順序不同、因此可能二者都對。(註1)

125頁 第5:「端山」是否是「瑞山」(請參照第133頁 第3行)之誤?記得小時候我們隣居有位退休老人、我們叫他「瑞山伯仔」。従彼此的二樓陽台可以互相打招呼、看他経常照顧花木。可憐他於 1945年三月一日 盟軍大轟炸台南市時喪生。不知是否和您書中提到的「劉瑞山」同一人?(剛才打電話問良誠 ---台灣時間 2013 125曰 早晨 7 点多--- 他也不清楚到底「瑞山伯」姓什麼。他説他要問二姊。)(註2

131頁 倒數第9行 劉快治女士:記得我就読台南一中 初中部(?)時有一短期(似乎不到一學期?)她教過我們的英文課。家父也曾請她擔任過 私立光華女中校長(一、二年?)

135頁:我們住在 Baltimore (1966 - 1968) 時 家母和我們住在一起。林安息醫師好幾次 請我們到他家吃飯。當時他似乎很得意他的家都是名牌。(車子是歐洲製的、但已經不記得是什麼牌子;電視記得是 Magnovox。)家母不止一次勧他接妻女來共住、但次他都黙不作答。

156頁 倒數第7行: 謝淑媛博士提到王受祿博士(我們叫他「受祿伯仔」)的房子。附屬該房子有一個禮拝堂。戰爭剛結束時、我們従疏開地回來、沒有房子可住、就臨時借住在那禮拝堂(記不得是住了半年或一年?)。六弟良平就在那禮拝堂出生、由「萬里嬸仔」(陳光明醫師夫人 江英女 女士的令堂)接生。

205頁 圖5Columbian 大學 ---> Columbia 大學

韓良信 (2013124日)

補註:
1)「一府二艋舺三鹿港」或「一府二鹿三艋舺」,大概看哪裡的人寫的,中部的人較多人寫「一府二鹿三艋舺」,北部人較多寫「一府二艋舺三鹿港」。

2)應是劉瑞山,他們送我他家的書。可能寫時,錯選用「端」,後未注意有誤。同樣地,Columbian 有誤也未看出來,多謝。也謝謝其他的補充. (朱真一)

2.  葉英堃教授 2013.10.4


謝謝您托「心靈工坊」寄來的《府城醫學史開講》,拜讀之餘真受感動,受益良多。因為我是台南市人,葉家在台南市有三百多年歷史。我父親曾擔任過「北區區長」及台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叔父擔任過第一屆及第二屆市議會議長,在台南市歷史文物館裡也有保存葉家的一些文物。我個人在台南市完成「小學」及中學(舊制台南州立一中,與日本人共學),後考進台北高等學校才離開台南市,以後在台北市生活發展,但對故鄉台南市一直都有深厚的Emotional Attachment!!故對你的大作感受尤其大。

記得我小時候,母親提供家裡一間可accommodate 40-50人小孩子的房間作為Sunday School,由一位英國籍的宣教師當老師,而我和姊妹都參加。以後我的母親的弟弟有一位和一位來自美國德州的女宣教師經過多年的醫療服務工作產生愛情而結婚(1)!!

這些外國(主要為西方國家)的醫學家,對台灣那時代的醫學、醫療服務的發展有巨大貢獻外(這領域的研究主要屬於吾兄的研究),他們在日常而長期和台灣民眾廣泛而深入的生活中的interactions,必有其他對台灣人的宗教、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甚大的影響。

我的岳父劉明先生是台灣煤礦業的巨子,早期曾擔任過台灣煤炭公會的理事長及台灣省政府的煤炭調整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也是當時財經界裡的領導者之一。不幸於1961年(民國50年)因「助匪嫌疑」罪名之下被捉入獄,差一點被判死刑,最後改判十年徒刑,全財產沒收。他是台灣白色恐怖時代的犧牲者。他在日據時代小學後,在台南長老教會辦的台南長榮中學完成中學教育,後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藏前高等工業學校(這是日本有名的私立高等工業學校,二戰後稱為東京工業大學)。

他曾告訴她子女,他在日本統治台灣時代的抗日思想以及國民黨統治台灣後的「台灣自立甚至於獨立」之思維,其實現在回顧起來,直接間接受到那些長榮中學(日治時代)的外國人宣教師/老師的影響甚大!!這些領域的研究將來希望有人來注意。

這些是我拜讀了您大作的一些回憶及聯想,給您回應,再謝謝您的貢獻!!
All Best Wishes!!

PS:  By the way,我葉家人並不屬於傳統的基督教徒。

1CP Yeh(葉治平)來信:我父親所提到的「自美國德州的女宣教師」就是林鄧璐德女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7/today-t3.htm


1.     羅慶士先生 2013.8.30

走馬看花,讀了朱教授 (醫師的新著,「府城醫學史開講」後, 感觸很深,非常敬佩朱醫師,在遙遠的美國St. Louis城,在那麼忙碌的醫生與教授生活中,還能撥出那麼多的時間,關心臺灣的歷史,關懷臺灣客家文化的傳承問題等等。 尤其,寫作的嚴謹,探索資料的認真,真如胡適之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找資料,連名作家林海音女士 (頭份客家人林煥文的女兒,林煥文曾任教過新埔公學校也能連絡上,並且,答應幫忙你求證有關陳順龍牙齒師的資料,真是難能可貴,朱教授的處事待人的態度,非常值得年輕人學習。書中,你對「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也有論述到,其實,這種「模稜兩可」的處事態度與曖昧行為,也是客家人的人格特性 (弱點的一種。「請採」,據說是請你裁決的本意,本來,或許是客人對主人的客氣話,現在,竟然變成客家人的壞習慣,沒有主張,投機取巧,任人擺佈的奴才個性。

 言歸正傳,從「府城醫學史 開講」這本書,我們可以真正体會到,透過那麼多認真而富有犧牲奉獻精神的醫生和傳教師,不知救了多少人命,啟蒙了多少當時的臺灣老百姓,臺灣是有多種文化重疊 (overlapped) 而形成的社會國家,是非常值得國際社會或聯合國應重視的地方,國際社會可從臺灣經驗,學習到很多東西,也應該給臺灣更多更好的機會,表現臺灣人的智慧與特質。 我相信,朱教授的提醒,一定會得到非常多的回應 (echo)
這本書,有七篇序,在推薦朱教授的這本著作,其中,第一篇序中第一句話就提到「客家囝仔」,就是客家子弟,國際名醫教授,追求蘇格蘭耶穌的醫療使者,如何為臺灣開拓西洋醫護。這是,Kheh-ka Gin-aHakka zii ti(1)个光榮。

總歸一句,朱醫師,謝謝你著作一本好書,提供年輕人很好的學習典範,我會鼓勵年輕人趕快去買一本來看,我也準備了三本,將贈送給下週二,說要來訪的交大客家學院院長,希望他多多鼓勵學生看這本書。
           
            補1Kheh-ka Gin-a(客家囝仔);Hakka zii ti (台灣通用/教育部客語拼音:家子弟


下網站有簡介,目錄。左邊可點2序文的推薦及2章馬雅各及台灣語言書摘

也可看這部落格(8/9月)上另外的序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