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人士,尤其醫界人士

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人士,尤其醫界人士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大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

台灣最早到歐美留()學的人士大概是馬偕牧師一家人。馬偕夫人偕張聰明其子女偕媽蓮、偕以利及偕叡廉還有那時的準女婿柯維思都曾於19世紀到歐美過。1893年到加拿大時,馬偕子女及柯維思都是青少年或成人,大概都有讀書的經驗。偕叡廉少年時代曾在香港就讀,父親過世後回加拿大及美國讀書,1911年獲教育碩士。

陳順龍 1868生於台南,年輕時到香港跟德國人學牙醫,會講德語,後來去北京行醫。李延禧先到日本在明治學院畢業後,再負笈美國,1905New York University然後去Columbia大學,1913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台辦銀行,他1927搬去日本東京,但逝世於中國。周再賜1905赴日,為同志社的第一位台灣留學生,在1915赴美國歐柏林學院進修神學,再入芝加哥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來又進入紐約的Union神學校就讀,以後一生在日本。劉主() 1918來美國,曾讀Columbia 大學。

1920-1925期間留學者有:陳棋煌,劉清風,陳炘,謝綺蘭,黃朝琴, 林柏壽,林攀龍,王振明,許乃昌,謝廉清,謝雪紅3,林木順等。其中許乃昌,謝廉清,謝雪紅,林木順四人去蘇俄留學。有好幾本傳記寫謝雪紅,是台灣奇女人。本是家貧失學的孤兒,後來私奔到日本,自己進修。1924 去上海,1925被送至莫斯科東方大學。後來組台灣共產黨,坐日本牢獄,228事變時反抗國名黨政府被追捕,後來轉去中國,但受極大壓迫。留俄的其他3個人的資料較少。

劉清風 1926年美國Indiana大學醫學院畢業的MD,王受祿在1925去德國得德國的醫學博士。林柏壽及林攀龍各為板橋及霧峰的有錢人家的子弟,在歐洲好幾個國家的大學讀書,以後也都在工商界發展。陳炘留學日本後1923赴美入Grinnell學院,再轉入Columbia大學讀經濟。回台灣後商界銀行界活躍,1947228事變時被捕而失蹤。謝綺蘭是陳炘夫人。黃朝琴1916 到日本先入早稻田大學專攻政治經濟,1924進美國Illinois大學讀國際公法,兩年後取得政治學碩士學位,返中國外交部工作,戰後在台灣政壇得意。

王振明是第一位台美人,他在1923先到上海讀美國學校。1925年去美國芝加哥讀高中,用假名假身份來美,改名為James D. King。他後來進入DCGeorge Washington大學醫學院,1934年畢業曾去中國。後來再到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1939拿到碩士,1940年得到外科研究的PhD。畢業就受聘為該大學外科助理教授,該是台灣人當歐美教授的第一人。1942年志願當軍醫,在軍醫界服務,曾參加韓戰,官至軍醫上校,1989年逝世。他還有不少其他故事在此無法詳談。他人生非常曲折動人,充滿開拓者的精神,很值得一讀。

1926-1930年間杜聰明,李萬居,李昆玉,郭馬西,吳錫源,羅萬俥,林南山,李宴,林茂生,廖文奎 (溫魁),陳炳煌,王通明 (王祖檀)留學歐美。杜聰明大家比較知道,他是台灣人第一位博士,1925-28到歐美留學,這次留學可能對他及以後台灣醫界影響很大。回來後的鴉片及蛇毒的研究使台灣的醫學研究生根。李萬居及李宴留法,分別由中國及滿洲國派去。郭馬西是最早留美的長老教會的重要人士。羅萬俥先留日再留美,回國後辦報及經商,也是台灣史上重要人物。廖文奎 (溫魁)是 廖家的老二,讀政治社會學且有PhD,但日據時代不能發展而主要在中國香港工作。王通明 (王祖檀)東京帝大的醫學博士,德國留學回來也不得志,後來主要在香港。林茂生東京帝大畢業後在台灣教書,以後到Columbia 大學研究教育得PhD。回台後在台南高工,戰後到台大文學院,228事變時無故被抓而犧牲。其他幾人資料不多, 但最有歷史價值的典故的是1926年,上述1920-1930年間在美國的8個台灣人在New York開了懇親會,該是台灣人在歐美的第一個同鄉會。

1931-1945年間游彌堅,廖文毅 (溫義) ,郭松根,高敬遠,林炯東 (安息),劉子安,劉青和 (子忠) ,蔡阿信,羅秀卿,顏春輝,黃彰輝有紀錄去歐美留學。游彌堅是以中國官員的幕僚前往法國並讀書。廖文毅 (溫義)大家比較知道,他先去中國讀大學,後來到美國獲化工PhD。日據時代回到中國工作為主。戰後回台灣,因不滿國民黨而在日本組流亡的台灣政府,但1965回台後鬱鬱不樂而終。

郭松根醫師得法國獎學金去法國研究,以後到中國東北發展,戰後再回台灣致力公共衛生。高敬遠是開業的婦產科醫師,自費去德國留學。林炯東 (安息) 醫師先到上海開業,1938從上海陪孫科夫人來美國治病,以後未返中國而留在美國,1952Johns Hopkins的生化PhD,第二位台美人在醫學院教書研究。

蔡阿信是大家較熟悉的《浪淘沙》的真人物 (既丘雅信),她的生涯真像小說一樣的曲折,不過《浪淘沙》有些跟她的人生有些不一樣,她的真實生涯一樣有趣更值得看。顏春輝先去中國讀大學後讀協和醫學院,後來到加拿大讀細菌學,戰後回台主管台灣的公共衛生。黃彰輝是教會送到英國讀書,戰後當台南神學院院長,後來離開台灣常住英國。羅秀卿是羅萬俥的女兒,戰前來過美國。劉子安留美,劉青和 (子忠) 的生平仍不清楚。

下列人士留學年代不詳。到北美的有林德翰,劉青藜,顏春安,李延澤,李延祺,楊仲鯨,蔡梅溪,陳啟橫,蔡炳煌,劉振芳,蔡愛智,蔡竹青,鍾啟明,劉快治,嚴木。到英國的有蔡愛禮,林鼎禮,吳開禮,吳國治,李文宜,林克恭,陳嵘崊,郭雙龍,張文成,林為恭,陳啟川,張鴻圖,李延綿。去德國或法國的有陳安國,黃國書,劉明電,李超然,劉禎祥,黃聯鑣,鍾培盛,陳(田中)清汾,楊三郎,顏水龍,許武略,劉啟祥,蔡兩三。陳約瑟,林俊德,楊長庚人留學的年代及國家仍待考證。還有些有錢人去考察遊玩如林獻堂,劉錫五,林猶龍,林熊光,林鴻義,林木土,林崇智等。假如有人知道他們的生涯請來連絡。

戰後到1949期間,劉盛烈,陳翠玉,鍾信心,劉聰慧,鄭翼宗,董大成,許振榮,謝娥,黃主義來北美,是台灣史上重要的開拓者。劉盛烈1946就去Yale 進修化學,陳翠玉,鍾信心兩人1947-48去加拿大讀護理。鄭翼宗,董大成,許振榮3人是台大第一批於1949派去美國進修的教授。劉盛烈,陳翠玉,鍾信心,鄭翼宗都有本自傳或傳記出版。

謝娥更是傳奇人物,日據時代抗日被關,228事變時被陳儀騙了,在廣播時講了些錯誤消息,因此她的診所被人破壞,但第二年仍選上為立法委員。1949大概很失望到美國來,讀公共衛生得Dr. Public Health. 後來在美國公共衛生界很有成就。可惜她的資料仍不多。黃主義可能是早期長老教會戰後來美的最早期人物。

以上原載「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網站: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articles/6-07/5.html略加修改加上下演講大綱

台灣戰前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

二次大戰前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找得到資料的可能有十五人除了杜聰明、顏春輝及高敬遠外,其他人的留學經驗對台灣醫學的影響力相當有限。 六位(王振明、林炯東[安息]、李宴、王通明、蔡愛禮及陳順龍)留學後未再回到故鄉貢獻所學。因為台灣人難有出頭天。 蔡阿信、郭松根及林德翰留學回國後在台灣醫界時間有限,其他兩人王受祿及劉清風在醫界並未活躍,劉禎祥有病更未行醫 。學、經歷很優秀顯赫,又留學德、法國,仍無法擔任教職。從中國去歐美的林德翰及顏春輝 回中國求發展日據時代歐美留學反可能是事業的阻礙。

朱真一: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 (240)NT 250(台灣各書店); $15
Dr. JY Chu, Cardinal Glennon Hospital, 1465 S. Grand Blvd., St. Louis, MO 63104
More information:
http://albertjenyihchu.blogspot.com/2013/05/9-centcopy-8x11-90-10-45-5-dr.html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糖尿病預防及《了凡四訓》

糖尿病預防及《了凡四訓
健康世界》2009年四月號(400)轉載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大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

前言
本欄主要以說故事來談醫學健康問題,先來說為什麼會看《了凡四訓》。 筆者最近常探討〈從醫界看早期台灣跟歐美的交流〉,寫不少早期基督教醫學宣教師的貢獻。朋友問我為何只寫基督教宣教師不寫其他宗教界的貢獻,因為探討早期台灣跟歐美的交流,沒談最近幾十年對台灣醫界有貢獻的天主教及佛教
查佛教的資料時發現,對翻譯佛經最多的鳩摩羅什法師特別有興趣。從網路發現了一些沈家楨居士寫的文章,他有篇談到《了凡四訓》的故事,特別找來看。當我讀《了凡四訓》時,正好寫有關糖尿病的故事。愈看愈覺得要力行糖尿病預防,跟這《了凡四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覺得用書中的一些道理及原則,可應用來說明糖尿病的預防,可能更容易使大家瞭解,正視糖尿病的嚴重性,努力去早期預防或減緩糖尿病。

有關《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15331606)寫給兒子的家訓。袁了凡原名袁黃有位相命推測開始時一一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改變。他後來遇見雲谷禪師禪師告訴他積極為善助人可以改變命運。他下定決心改過,開始作善事而改變命運。在69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給兒子,告訴兒子多行善積福,改變命運。
雖不是佛經,佛教界非常尊重及提倡。若用「了凡四訓」四字上網用Google去查,2009年一月就有88,000條以上。不但佛教界,還有非宗教性的勸善組織或道德學會也研究、提倡及推廣。原文用相當白話的文言文,易讀且流暢,早有人用白話註解並翻譯。上網上才知道有很多版本,不但很容易地從網路下載,也可免費要到印刷品或DVD。另外以有聲書、廣播劇、演講錄音、電影電視漫畫卡通等不同方式發行。
網站有文說《了凡四訓》不但流傳於中國及台灣各地,在民間產生了教化作用。流傳到日本之後,日本著名漢學家安岡正篤先生,推崇備至,建議日本天皇及首相,視《了凡四訓》為「治國寶典」。

《了凡四訓》的內容
《了凡四訓》一書的內容,主要是勸人行善,做好人、說好話、做好事及存好心。書分4章,第一章「立命之學」 說人不應該受命數束縛,可靠自己行善來改造命運,勉勵世人奮發向上。命運的好壞,可由善惡之行而改變。 第二章「改過之法」討論如何檢討反省自己的過錯,勇於改過,更要嚴以律己。第三章「積善之方」談知錯改過及多做善事的實例。討論不少行善方法的細節及強調行善不為名利。 第四章「謙德之效」寫須懂滿招損及謙受益的道理,時時抱行善惟恐不足之善念,達到改造命運的目的。 
乍看之下,大概會想這勸人行善跟糖尿病預防有什麼關聯的地方?這本400年前的書,寫得很多是封建制度下的社會,不要用現代社會的觀點來看文中的所有的論點,譬如他的善行後的善報,大都談考試登第、中魁做顯官等。其中相命推測數及一些不合科學的「鬼」故事,不一定要去相信,也不必從宗教觀點來看,主旨是勸人行善,總是好事。以下用現代的觀點,談如何用《了凡四訓》道理來解說糖尿病的預防。

糖尿病的命數?
      《了凡四訓》書中相命推測命數,從醫學上來說,可解釋為來自祖先遺傳的基因,像有些人生下來就有先天性心臟病,身體有缺陷或生理代謝異常等等。現代的醫學以手術、藥物或其他方法等來改變這些疾病的結局,有些可預防本會發生的嚴重問題,很明顯地醫學可以改變病人的命運。
筆者在本欄已用故事來談過糖尿病3次,談從前開發中國家的人民,經濟好轉後,糖尿病開始飆升,像Pima印地安人、Nauru島人以及亞裔,因常有飢荒,大自然選擇了較多富「節儉基因(Thrifty gene)」者生存,以後這種人較會得糖尿病。筆者去年6本欄曾較詳細地討論過,再簡單地討論如下段。
       我們祖先的時代,經常有飢荒。食物充足時,富節儉基
因者可把吃下過多的熱量,較有效地儲存為脂肪。一旦飢荒
時,富節儉基因者,因為已儲存較多熱量而較能生存。大自然
選擇富節儉基因者,淘汰了少此基因者。到了目前這富裕的社
會,仍一樣地儲存較多的熱量為脂肪,不必勞動,過多的熱量
不能消受,於是漸多肥胖及糖尿病的問題。這種節儉基因以前
只是學說,目前已找到一些會使人肥胖及糖尿病的基因。

糖尿病的命數可以改變
          Pima印地安人、Nauru島人以及亞裔包括台灣人,不少人就有糖尿病的「命數」也就是富節儉基因,就像相命人告訴袁了凡的數。先有了糖尿病前症,若不去改善,糖尿病接著就會來。雲谷禪師跟袁了凡行善事可以改變命運時說了幾句話:「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及「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也可以用來說明糖尿病的預防。
    大家若只是「凡夫」不當「豪傑」,仍我行我素,糖尿病前症者每年約5%會變成糖尿病,一旦變成糖尿病,更多各種問題接踵而來,不必一一再談。若想當「豪傑」,就須做善事,對糖尿病的預防而言,為自己的身體做善事。
    我們的祖先極少有糖尿病,要預防或延遲糖尿病,應該向祖先學習。台灣1960年代前,也很少人有糖尿病。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生活也未西化,幾乎沒人有私人機動車輛。大家勤於各式各類的勞動,除了遠程有機動的公共運輸工具外,中、近程大都靠走路或騎腳踏車。美式的速食聯鎖店尚未出現,大多數在家庭內吃傳統式的三餐,幾乎沒有肥胖的人。糖尿病的死亡率在1960年代在台灣是第二十幾名。

為身體做善事記數,預防糖尿病。
    祖先的生活方式跟現代醫學預防糖尿病的研究不謀而合,預防糖尿病及肥胖,須對自己身體做些善事,最重要是減重、運動或勞動、改善飲食。其次不抽煙,喝酒也須節制,以後再來詳細討論其細節。
    禪師告誡袁了凡,要「逐日登記;善則記數」。記數也很符合現代的醫學研究,很多現代各種糖尿病的研究,改變生活方式最有效。可是不少人在參加這些研究計畫時很遵守,一旦研究計畫完成退出後,不能維持研究計畫時的生活方式而恢復舊習,不運動、改變飲食及體重增加。

積善之方及謙德之效
第三章「積善之方」,他說了不少做善事的實例,討論不少行善方法的細節。他說善有真假、是非、大小、難易等等之分醫學上的不同學說或方法,對身體做善事或預防糖尿病,也有類似的真假、是非、大小、難易等。社會上更有數不清的「偏方」,尤其網路上有更多人散佈推廣這些沒有根據的方法。
他說「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可能會「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本以為對身體有益的善事,不先深辨,有些反會是有害的「造孽」。「深辨窮理」並不簡單,譬如改善飲食,就有不少的爭議。少吃沒錯,要少吃什麼?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前認為好的食物法,其實沒證據,後來的研究反證明不好。認為不好的咖啡,現在各國的的研究反有些證據可減少糖尿病。
什麼是最好的方法,大家要找有研究的證據來「深辨窮理」,不要輕易聽信別人沒根據的說法。以後在此欄將繼續來討論,用故事的方式來說明,找對身體有益最有證據的善事。
第四章舉了很多實例說須懂「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談的都是封建制度下的社會。他說的一句話「行善也有惟恐不足之念」,則可應用到對身體善行上,堅持減重、運動及勞動、改善飲食,更會達到改變一些疾病基因的命數。 


總之從《了凡四訓》的故事,可用其中的一些道理及原則,學習預防或減緩糖尿病。大家更易瞭解對自己的身體要多行善事及改過錯,不但可達到改變糖尿病的命運,對健康還有其他不少的益處。《了凡四訓》的主旨是勸人行善,為預防糖尿病也不妨多看看這本書,可堅定去做善事及幫忙力行糖尿病的預防,更增進健康。

馬偕牧師的探險(4)--1873-74年的獅潭行

馬偕牧師的探險4--1873-74年的獅潭行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

前言:
這系列雖主要探討馬偕牧師的「探險」,同時學到不少台灣19世紀最後約30年的歷史「新知」,台灣跟國際的交流以及110-140年前的各族群的歷史文化及族群關係。馬偕及其他外國人對原住民社會的觀察,很值得參考。
上兩章寫馬偕牧師1872年及1972-74年初新港社的「探險」1,2。當然馬偕去訪問新港社及獅潭是為了傳教,看馬偕的傳記及日記3,4,以及延伸的探討,學習到以前不知道的歷史文化,包括北台灣醫學史的「新資訊」。
這章繼續寫馬偕獅潭行,上次討論1872年到1873年底到新港社8次,其中7
還繼續深入山區,可能獅潭鄉地區訪問(圖1。此章談1973-74兩年的獅潭行。下面討論獅潭與獅潭底混用,早期如馬偕的日記都用獅潭底(Sai-tham-toe)之名。

為爬雪山的長久獅潭行
      此系列談過187210月第一次到新港社1那次馬偕沒去獅潭。1872年底和巴克(Bonham Ward Bax)船長同行時,與新港社民賽夏族區2。馬偕日記或傳記都用savages一詞稱較深山的原住民,「蕃人」一詞是翻譯原文用法。馬偕有時用「生蕃」,以別於「平埔族」的「熟蕃」,永祥教授文用「土民」。
      18734月那次先與甘為霖牧師同行到新港社,44日離開新港社後不久兩人分手,馬偕往山區走,進入「蕃」界。馬偕日記對此第2次的獅潭行4,描述得較詳細。他說要爬很陡的山,黑暗的叢林沒路又無甚光線。前頭有兩人用長刀砍高茅草,茅草很尖銳,把衣服割破,手流大量血。茅草高達10呎,進入後常不知方向,又怕「蕃人」突然出現。總之,很辛苦地爬到一座山巔。
大家呼叫,山下有槍聲回應,馬偕等下山到半腰時,有一隊「蕃人」在等,他們認出是馬偕後,帶馬偕一批人到部落去。在那裡也看到從新港社遷來的居民,幾百人在那裡,顯然「平埔蕃」及「生蕃」很融洽地在一起。只不過約2小時就建好一間茅屋給馬偕及學生們,生了一堆火,一起唱歌吟詩,馬偕也講了一些道理。

爬雪山途中兩部落的大「派對」
第二天跟頭目談,決定由五十名陪同,爬雪山(Mount Sylvia;僅次於玉山的北台灣最高山;日據時代稱次高山;圖2,3)。馬偕特別說路非常特別(extraordinary),並說毫無疑問地要使漢人不容易發現。為了馬偕一批人,先頭有半打人先用刀砍樹及茅草。走的山路很陡又要涉水,走了約一天,在靠近山巔的地方,生火休息,吃帶去包黑糖的飯團,喝清溪流的水。
46日幾乎整天待在生火處附近,時間過得很快,有時一起唱歌,唱歌好像使「蕃人」快樂。第2天(47日),再出發時,靠近另一族的範圍時停下來。吃飯團及喝酒,特別提到把飯團圍成一圈,在中央放裝酒及喝酒的竹器。另一部落的12-13位,原本在隱密處監視的,突然帶槍出現,不過後來放下武器,走到馬偕前,他們先把手放到馬偕的胸前然後又放到自己胸上,好像表達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以後一起吃飯團及酒。其中幾個人離開,再帶來他們的頭目及約50幾位部落的社民,一起飲酒度過此大「派對」。這一節寫得很有意義,更能瞭解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文化。

爬雪山途中美景
48日一早醒來,開始再向雪山走,第2天晚上休息時,最高峰看起來不像太遠,馬偕說他用指南針。當晚別人都好睡時,馬偕睡不著,整晚想白天看到的美景,他說不可能用文字來描繪此「山的驚奇(Wonders of the Mountains)」。他用好幾段描寫他經歷的美景,因為蕨類附生於各種樹、樹枝、竹、山岩等,整個地區都「染上」藍色,馬偕用”Grand Scenery, Blue Bamboo”當標題。他說大樹不少,加上長達25呎的藍色藤條,隨風搖擺。馬偕說這裡的美景,任何太陽照得到的地方都比不上。
馬偕的傳記3賴教授翻譯成下段簡潔的美景描述5從這裡可望見明日可達的頂峰,也可俯瞰下面群山和谿谷。四圍繁茂柏、樟、橘、梅、蘋果、栗、橡及棕各種樹木。雨傘般的羊齒高達卅呎,其葉就有廿呎。絲條狀的羊齒牽在樟柏上,又有各種美麗蘭花從樹枝上垂下。另一邊有竹林,竹幹天藍色,尖頂毛翔狀,藤如網似地纏繞竹林。自突出的崖岩上可眺望上下四圍的美景,靜聽衝下的溪流之奏曲,望西有台灣海峽如長條藍光般閃耀,而山嶺則像靜止黑綠色的海洋,但其旋轉的波浪卻永遠固定而不動,奇景無比。

功虧一籌;沒爬上雪山頂
可是頭目決定第2天就要回去,馬偕覺得很可惜,眼看就可爬到頂峰。無論如何,頭目已決定,就是無法往上爬,只好轉身俯瞰四周可看到向海方面的全景,410日開始下山。傳記中後來有解釋,頭目觀察鳥的蹤跡,得到警告非回去不可。馬偕認為這是一種迷信,每當他們要出外,尤其是狩獵或獵人頭時,就拋樹枝,驚動鳥兒,聽其啼聲,看其飛向,來決定成行與否。
很快地11日晚就回到獅潭的部落,412日晚返回新港。這一次從44日新港社出發,412日回到,前後共約9天。這趟獅潭行,為爬雪山,是幾次獅潭行中最長的一次,從獅潭到雪山不但遠(圖2),山又陡又高,還有上述的如部落間的勢力範圍衝突等種種困難。

18735-10月的獅潭行
        18735月底到187310月上旬,又再去獅潭3次,以下引用自賴永祥的報導6:「同年年529日,馬偕和嚴清華,又從新港到獅潭底。途中宿於土民處。『回一個轉彎之處,茅草深長,忽有一土民擋住,距離約有六七步,舉起槍瞄準,我趕緊打手勢,捫手在胸膊上,並向前拍拍他的胸膊表示友好之意,他見狀隨即收槍回示一番,然後兩人一起大聲呼喊。他連連表示歉意,他的頭目也來了,責問那個人豈認不得我一臉鬍鬚?』530日,連夜趕到新港,然後轉中港。
719日馬偕又到獅潭底,20日(禮拜日)上下午都講道理給數百名土民。學生及平埔社民一起唱歌唱詩,士民看樣子很喜歡這些。21日由土民三四十名為伴,從獅潭底,進入深山。走羊腸小路,終於聽著狗吠聲,也聽見土民的呼叫聲,而土民都出來相迎,非常高興招待。他們都紋身,女刺花於兩頰,男於額頭和胸膛,若殺了一個異族或漢人,則在胸膛紋一條為記。馬偕遇到一個頭目,胸膛有廿九條紋,也就是說,他曾殺了29人,722日返抵新港。
109日馬偕再到獅潭底10日獅潭底居民,用木料搭一小屋作為禮拜處(a log chapel)包括土民在內大家都非常興奮。阿華(嚴清華)也從新港趕來,大家都喜歡他。11日返新港。
      上述7月的獅潭行,馬偕日記中說4,與英領事EC Baber及他的男孩同行。718日晚抵新港。還說Baber的男孩放棄,不知是否說男孩沒去獅潭?馬偕等於719日去獅潭,日記還提Baber同行。10月那次,3日到新港社,4,5兩日於新港社忙碌。106日還先南下到內社到8日晚才回到新港社,10/9日才去獅潭,可見馬偕的南下為拜訪多處的忙碌的工作旅行。
根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機構查詢網站7,日據時代(未寫年次)教會人士在獅潭帶領聚會,以後建教堂。不知是否上述1010日搭建做禮拜聚會的小木屋原地,以後教會斷斷續續有不一樣的活動,目前的教堂如圖4,網站寫獅潭教會創立於18731010日。

187311月到18745月再3次訪獅潭
11那次比較特別,馬偕和海關稅務司好博遜(Mr. H.E Hobson)一同南下旅行。27日到新港28日到獅潭。賴永祥的文章報導如下6:「29日往番屋看士民的跳舞,非常有趣。30在那個木屋拜堂講道。晚上很冷,好普生(與上「好博遜」應是同一人)睡於屋中央,馬偕在一角落,有鹿皮舖在地面,但沒有棉被蓋,以致一直不能入眠。取些樹枝(stick)生火,冒煙但並不感覺溫暖。外面似乎下過霜似的。121日離開獅潭底,取另一道路返新港。」馬偕日記中特別說,1129日是非常有趣的一天,但隔日晚太冷得睡不著,不得不第2天趕緊回去新港社。
上章已提過212月底又有一次傷心的新港/獅潭行,因為新港社的傳教者許銳被殺,馬偕趕緊南下到新港社再入山區(靠近獅潭處?)。187411日馬偕抵山裡埋葬銳的屍體,立墓碑作紀念。
187457日馬偕再度南下,511日從新港取新路線去獅潭,遇見「蕃人」要出外獵人頭,他們顯然很不高興,但不久認出馬偕,就以親戚(kinsman)相稱,並帶領馬偕等去他們的村莊,途中看見一隻漂亮的豹及幾隻小鹿。夜宿於村中茅屋地板上。
原住民雖對馬偕非常和氣,12日讓馬偕一行回到新港。馬偕後來才知道他離開後,「蕃人」與獅潭部落人相戰,相當殘酷而且雙方死傷不少,住獅潭的居民因此離散,不知此居民有些是第2章提到1,新港社頭目去賽夏部落簽約後,到獅潭開墾的道卡斯族人?

醫學有關的記載
      雖探討「探險」,從馬偕日記時,看到馬偕沿路或到探訪地區,常提供醫療服務。有效的醫療,可減輕敵對的關係,譬如1873年初到賽夏族部落時,族人對馬偕很敵視,但不久遇到馬偕前一天給藥治療的族人,對馬偕很友善而改善關係。18735月,馬偕不巧在新港社的祭典時造訪,本對馬偕一再威脅甚至想傷害他,施診治療有效,社民對馬偕改變為友善。看來醫療幫忙減少馬偕「探險」時的危險。
      探討時發現不少「醫學史寶藏」,譬如上章提到在中壢及竹塹各兩次的拔牙,以及各地的醫療,正式由Dr. Ringer主持的醫館開幕日,馬偕的的麻醉術等。馬偕日記提供不少第一手的醫療史資訊,以後另文再來報導。

後記
以上的討論很瑣碎,主要說明當時獅潭行及爬雪山的確有不少危險及自然美景。危險不只是各地的大自然環境,如叢林中連茅草都可傷人,還有野獸如豹等。持槍的「蕃人」又不時出現,幸虧運氣還好,都沒受到大傷害。馬偕描寫當時的台灣自然美景,140年後只能讓我們回味。
最近看Jared Diamond的新書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8(圖5),上面的討論跟Diamond第一部分談「勢力範圍的劃分」很類似,無意如打獵或各種因素誤入別部落區就有危險,對「朋友、敵人、陌生人及交易者」,有不同的對付法。看馬偕的日記及傳記,台灣那時代的原住民社會,類似不少Diamond書中提到的較原始的傳統社會。
根據賴教授的文章6,馬偕後來於18751月、18917月、189210月及18936月再去獅潭。賴教授還特別說1875年後,「訪獅潭的記述甚久未見」,並說1901年馬偕逝世後,沒人繼續馬偕在新港/獅潭的工作。
最近看陳政三的出礦坑鑽油日記9及馬偕日記4187846馬偕曾去今苗栗公館的出礦坑,探訪來台灣掘油井的兩位美國人技師簡時(A.P. Karns)及助手絡克(R.D. Locke),第2天(星期日)他們兩人還去馬偕教堂做禮拜這教堂到底在獅潭或新港社?值得以後再來探討,陳政三最近又出版新書美國油匠在台灣10,兩本都有不少的註解。
此文主要根據賴永祥教授的文章5,6,還有馬偕的傳記及日記3,4。以後參照上述陳政三的兩本書以及其他資料如獅潭鄉誌,可能可找到更多跟馬偕有關「探險」的有趣故事,以後再來報導。

補註:

因向多人請教馬偕拔牙那張圖片,羅一倫先生來信說林昌華先生有一文討論馬偕當醫者或患者之文11。林先生曾送那文給我,再找出來看。林文說馬偕日記的18729/3日,記載他拔了25顆牙。原文:”Extracted 25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Stuck at the studies laid out.” 沒其他說明。看來上章提到新港社附近為一士兵拔牙,不是馬偕第一次在台灣為人拔牙。馬偕在傳記第33章「醫療工作及醫院」中3,寫「我在1873年第一次為人拔牙---」是指上章1873524日在新港社附近,為一士兵用自製木片當工具拔牙那次,還說以後由當地鐵匠做一簡單工具,開始經常性的拔牙。很可能馬偕1894-5年寫傳記時,他忘了 187293日為人拔牙一事。馬偕的拔牙有不少故事,以後再另文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