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牧師的探險(1)--前言及北方三小島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
前言:
手上有三本談外國人來台灣探險的故事:《橫越福爾摩沙》1、《探險家在台灣》2及《深入陌生地》3,三本都寫到馬偕牧師,可見他有探險家的名聲。馬偕在台灣約30年的時間,很多在旅行中度過,到各地「探險」。還沒找到此系列的另本《後山探險》4,相信馬偕對後山的探險也有不少故事可討論。他1890年就到花蓮(其萊),應是第一位到後山的宣教師。不過必須一提,這幾本書,一再地稱馬偕牧師為醫師是錯誤的,馬偕不是醫師,另外萬巴德醫師不是宣教師,他以英國人管轄的海關醫師來台。
常看到不少人,一談到馬偕對台灣的貢獻時,總說一句:還不是為了傳教,譬如說馬偕對台灣的的醫療貢獻時,總愛說那只不過是「半殖民地醫療」。我對馬偕對台灣的貢獻非常推崇,探險精神是其中之一,他的毅力比所謂的探險家更勝一籌。雖為傳教的目的,他約140-110年前在台灣,對台灣現代化貢獻很多,這種探險精神就是其中值得討論的重要因素。
這系列開始討論探險的精神,雖好像跟醫界無關,醫學的進步尤其創新的的精神,基本上類似探險精神。馬偕這探險系列,關聯不少的台灣19世紀後期的歷史典故,當然有些跟醫療有關,系列最後再來討論探險在醫界的意義。
這系列的討論,馬偕去「探險」的這些地方早有台灣的先民居住,不管是南島語族或較後才來的「漢人」,我們必須銘記,原居民都比外國人的探險家更早早冒險去拓荒。這章先來看馬偕牧師的北方三小島之旅。
馬偕「探險」的資訊
我經常說,馬偕牧師可說是台灣19世紀最後30年,台灣跟國際交流最重要的門窗。直接地或間接地,外國人經過他到台灣觀察、探險、研究等,台灣人經過他接觸歐美。馬偕自己以及其他教會人士,經常向加拿大的長老教會母會寫報告。外國人到台灣探險,很多人先去找馬偕請教,他有時還跟那些探險家同行,所以有不少由別人報導及探討馬偕生涯中的「探險」。
馬偕牧師經常寫日記,他的日記最近出版5,更普遍的是他的「自傳」6,提供不少「探險」的資料。馬偕牧師的探險精神從他一到淡水就看得出來。到淡水兩天後就開始徒步旅行,走到中部埔里地區,又由不同路線走回淡水,前後共「探險」了23天。以後一年內幾次深入「平埔番」及較高山的原住民(生番)區。當年(1872年)有訪問賽夏族部落之行,第2年(1873)就去噶瑪蘭(宜蘭)及以後到後山花蓮。
看上述找得到的資料看來,對外國人而言,那時去那些地方,的確相當的「探險」性。雖不見得馬偕是外國人的第一位,大概都是第一位歐美宣教師到這些地方。他去過很少外國人去的龜山島,更去過北方三小島三次。因為這三小島探險很多人討論,我們就從這三小島的探險開始探討,以後再討論馬偕到其他各地的探險行。
北方三小島之旅
他的「自傳」中的北方三小島之旅,是那三小島早期最好的原始資料。他的報告充滿早期探險家的精神,清楚地描述了當時的生態環境,這篇對自然環境及生物的報導,絕不輸給同時期的歐美探險家,更有「自然保育」的意識。據我的瞭解,那時期沒有中文的類似記載,是目前瞭解那三小島的最好記載。
馬偕提及海鳥及海龜被屠殺的慘狀,寫得很生動及有惻隱之心,為後世留下見證。那時自然保育的意識未興,馬偕因為宗教的慈悲心,跟其他的探險家只忙打獵及蒐集標本及資料有些不同,歐美來台的或日本的其他探險家,沒人有如此自然保育精神的文筆。看來保育意識,馬偕比別人早得多。
馬偕的「自傳」6,第19章「在等待的島嶼(The Waiting Isles)」,寫他前往北方三小島三次,當時稱為大嶼的彭佳嶼(Agincourt Island)還有居民。居民後來全退回台灣,以後沒人再去居住,日本政府佔領台灣後,略經營些。二次大戰後,該三小島為軍事管制區,因此百年來沒有多大改變。先來看馬偕該章如何寫那北方三小島的生態環境、生物及上述的惻隱之心。
自然保育意識的主文
|
這裡的文章按照林晚生所譯的版本,傳記沒寫三次在哪年去訪問。只提到第一次1879年去。該章先討論馬偕牧師到龜山島的經過,然後討論北方三小島。因為他寫得很生動及精采,經常有人尤其在自然保育界討論,所以轉載有關的幾段全文如下:
「在台灣東北邊離雞籠約一百多哩的地方有三個小島,分別為花瓶嶼(Pinnacle)、鳥嶼(Craig,譯注:現稱棉花嶼)、大嶼(Agincourt,譯注:現稱彭佳嶼),每個島名正合於對該島的形容。這些島屬於台灣,但都是自治的,所以可說是獨立的島。
花瓶嶼是個不規則的禿岩,上面沒有長任何植物,也沒有動物可以在那裡生存。這島高出水面有一百七十呎,只有供做海鳥長途飛行時的中途休息站。
花瓶嶼是個不規則的禿岩,上面沒有長任何植物,也沒有動物可以在那裡生存。這島高出水面有一百七十呎,只有供做海鳥長途飛行時的中途休息站。
鳥嶼也不適於人類的長期居住,但卻是個讓海鳥飛來棲息的好地方,有時整群來時,天空真的被完全遮蔽。島的一邊有一座垂直升起的粗糙岩石,約二百呎高,從那邊,坡度慢慢下降直到海邊,形成約有二、三英畝大的平順島面,上面也都沒有長任何樹木或灌木,只有柔軟的草覆蓋著整個島。鳥在草上沒有築巢就直接下蛋。我觀察到了十二種不同的草,但沒有花,不過,卻有很多昆蟲,包括可怕的娛松和數種甲蟲。但這個島主要的特徵還是海鳥的棲息,有數百萬隻的海鷗和燕鷗棲息這裡,當牠們回來時,會先在上空稍作盤旋,然後,全體翅膀就像是個掀開的大斗篷一樣,下到地上休息。整個坡面滿滿的都是鳥,搭船來此看這景觀是值得的,可惜我們對這美麗景觀的欣賞被一些人的殘忍行為破壞了。有一次,我們在那裡搭營過夜,有一、二十個人從大嶼來這裡撿蛋。很快的,他們的大籃子就裝滿了。到了傍晚,當鳥兒回到草地上休息時,這些人就帶著火炬,把鳥塞入他們的大袋子,然後拿到一個旁邊有燒著火的大石頭上,一隻隻的摔死,堆成好幾堆有數呎高。看到這些可憐的鳥及牠們的哀號聲,令人感到很噁心。到了早上,這些鳥都被拔了毛、醃了鹽後烘乾。捉完了鳥,這些人又去鉤大烏龜。我們的船伕向他們買了一些,而我們走回海邊時,一路上,要不是活鳥就是死鳥,要不是好的蛋就是破了的,而在一個角落,有一隻約五呎長翻仰著的大烏龜,整晚就像人一樣的呻吟著。哎!多麼雖受的一夜!
大嶼比花瓶嶼和鳥嶼都大得多,凸出海面有五百四十呎高,島面約有十英畝大,有一百多個源自台灣雞籠的漢人住在那裡。他們都住在島的一邊一些用石頭堆成的矮屋裡,四周有花草樹木。他們耕種玉米,以數種方式來吃,不過最平常的吃法,是放在臼子裡搗,然後煮成糊。他們也種小米、南瓜、黃瓜和豆子,這些再加上醃鳥肉及貝殼類海產,就成為他們的食物。和其他漢人不同的是,他們並不在意飯食。我在島上看到有幾群山羊在小丘上跳著,但沒看到其他的動物。」
大嶼比花瓶嶼和鳥嶼都大得多,凸出海面有五百四十呎高,島面約有十英畝大,有一百多個源自台灣雞籠的漢人住在那裡。他們都住在島的一邊一些用石頭堆成的矮屋裡,四周有花草樹木。他們耕種玉米,以數種方式來吃,不過最平常的吃法,是放在臼子裡搗,然後煮成糊。他們也種小米、南瓜、黃瓜和豆子,這些再加上醃鳥肉及貝殼類海產,就成為他們的食物。和其他漢人不同的是,他們並不在意飯食。我在島上看到有幾群山羊在小丘上跳著,但沒看到其他的動物。」
另兩次的造訪
他也談到那裡有一座很舊非常老式的砲台,馬偕對歷史很有興趣,他問了當地老人,仍不知如何會送到島上。馬偕接著談他第一次造訪的驚險登陸:「1879年我們第一次訪問當地時,我們一行人包括了我、我的妻子、一位蘇格蘭來的朋友和幾位學生。當島上的人看到我們後,就一直站在岸邊的石頭上注意我們,等到我們駛到了說話聲音聽得見的距離時,就警告我們不要靠岸,因為岸邊很危險。他們中的一個人跳到水中向我們的舢舨游來,他的腰上綁著一條繩子,繩子的另一端則繫緊在一塊石頭上。我們把他拉上船後,就把繩子綁在我們的舢舨,由他們把我們的船拉往岸邊。因為岸邊的暗礁非常的粗糙,所以,每個人都要先準備好,而當浪水把舢舨推得夠近岸邊時,就要立刻跳到岸上,由我們剛認識的新朋友把我們接住。要上這岸是非常危險的,要不是有這些又壯又勇敢的漁民,我們之中就有人會回不來了。因為島上的人都很和氣,使我們在島上過得非常愉快。他們雖然貧困沒有甚麼知識,卻非常和善的接待我們,並對於我們所傳的福音聽得津津有味。」
第三次的造訪也很曲折,出航後,因為天氣不好而迷航,後來「船已改道航行,第二天我們駛進了雞籠港,在那裡的佈道所獲得休息。我們把船補修後,找了新的水手,就再出發。這次,風浪都很順,按著時間,就看到了三個島。過了鳥嶼,我們駛向大嶼。島上的人非常的高興。--」,看來那時去那三小島不簡單,常有驚險。
三小島的其他歷史
馬偕的「自傳」6,特別寫住民是「漢人」,他去「探險」的地方,不少是當時稱為「平埔番」及「生番」的原住民地區。雖然早有台灣人居住,貧苦的人民的觀點不同,也不會寫文章留世,從中國來台灣的文人或官員的旅遊者,雖然可說是探險,較不會去有危險的地方,沒看到有用中文寫此三小島的早期紀載。
從一網站看到的資訊7,1866年5月底,英國生物學家C.
Collingwood,拜訪北方三小島,水手曾登岸,且為彭佳嶼取了洋名Agincourt
Island,並刊登於次年英國海軍海圖,成為國際通用的洋名。文中說當時彭佳嶼就有一座貧窮小村,住著漢人,他們十多年前由雞籠舉家搬去,所以最少1850年代就有人居住。不過日本佔據台灣前,不知什麼原因,全撤退回台灣本島了。
日據時代,首先於1901年五月由總督府派伊能嘉矩前往三小島,那文說伊能在彭佳嶼滯留八天。沒找到伊能的原作,他的名著《台灣文化誌》8,提到龜山島但沒寫北方三小島,還說1906年日人在彭佳嶼建燈塔及其他管理措施。
目前尚可見到先民百年前聚落遺跡,雖荒廢蔓草叢生,依然可見從前所建的屋基,完好如初。上述馬偕的「自傳」有較多有關居民的記載。二次大戰後軍事管制,因此百年來沒有多大改變。目前只有彭佳嶼島上有駐軍、燈塔、氣象觀測站,並有直昇機場,唯一有人煙的島嶼。
自然保育的意識
對馬偕牧師早早就有自然保育的意識很敬佩。第一本書寫馬偕與三小島之文的作者戴勝說1,雖然馬偕自然生物學學養不高,他對台灣自然生物的描述一向少受研究自然誌者的重視。不過戴勝對馬偕上面北方三小島的記載,一再地稱讚,說絕對是上乘之文。雖然是十幾年後的1895年,為出版自傳才寫的文章,看起來仍非常感人,因為他有誠摯的心。我認為從馬偕傳記中所寫的短文看來,馬偕真可說是提倡自然保育的先驅。
再看馬偕造訪花瓶嶼那段,對島的環境及自然生物及各種生態描寫得實在很好,雖不適於人類居住,顯然是海鳥的「天堂」,馬偕描述得那麼好,連他自己都說「搭船來此看這景觀是值得」。近年來更令自然保育界人士嚮往,網站上就看到有些人造訪,在網路、雜誌、自然博物館通訊上報導(表一),其中不少有漂亮的圖片。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列出3小島的位置(圖1),最北的彭佳嶼是台灣最北處,離基隆約100多浬。那網站還列出3小島的很多的圖片(圖2),檔案內有3島的地圖並指出何處有美景,只要按鍵就可觀賞。
從媒體看到最近跟「自然保育」有關的一些消息,1996年基隆市政府向行政院農委會提出「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規劃,以保護島上野生動植物,這些小島是、海鳥繁殖地,仍存有珍貴稀有保育類鳥種。自由時報2010-8-30,有一「北方三島海域將設國家公園」的報導,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打算把這塊海域劃為海洋國家公園,讓漁業資源喘息生育。沒看到後續報導,網站的資訊沒說已是國家公園。
探險地à探遊勝(聖)地
從上面三次前往北方三小島,19世紀1880年代前後,去那些小島不簡單而且有相當的危險性,所以對馬偕的探險家精神很敬佩。馬偕的第一次要登大嶼時,「因為岸邊很危險。---每個人都要先準備好,而當浪水把舢舨推得夠近岸邊時,就要立刻跳到岸上,由我們剛認識的新朋友把我們接住。---」,第三次訪也很曲折,出航後還迷航船第2天到雞籠,船須補修後再能出發。的確那時代要有探險家精神才會去。
現在北方三小島是對自然環境、生物、保育熱愛人士的探訪勝(聖)地,雖上段提及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或「國家公園」,沒看到續報,不知是否成立。網路上經常看到有人前往其海域或島上探訪的報導。只要用Google填入「北方三小島」,就可找到不少的網站,表一列出的只是少部分而已,還有更多,不是本文主題,不再討論。
結語
馬偕牧師有「探險家」的名聲,這系列開始討論馬偕探險的故事。醫學的進展靠「創新」,所以此章開始探討馬偕的探險。對台灣的歷史地理,可溫故知新,探討探險精神,在醫界或有意義。馬偕對台灣現代化貢獻很多,這探險精神是其中原因之一。
這章先討論看馬偕牧師到北方三小島三次的探訪,對三島的自然環境、生態、及生物等報導。除了早期探險家的精神,更有「自然保育」的意識。馬偕提及海鳥及海龜被屠殺的慘狀的惻隱之心,為後世留下模範。下章再來討論馬偕其他探險之旅。
參考文獻
1. 戴勝:馬偕醫師與北方三小島。In劉克襄(策劃):探險家在台灣。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88:64-66。
2. 劉克襄: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台灣的旅行(1860-1880)。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89:68-93。
3. 劉克襄:馬偕醫師。In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台灣。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3:116-120。
4. 劉克襄:後山探險 : 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2。
5. MacKay GL: The Journal of
George Leslie Mackay 1871-1901. 新北市淡水區,真理大學,2007。
- Mackay GL: From Far Formosa, 1896,2nd edition, Oliphant Anderson Ferrier, Edinburgh and London。(南天書局有影印本)。中文譯本有林耀南譯《台灣遙寄》,台灣文獻會出版以及周學普譯的《台灣六記》,台灣銀行出版兩種。最近有一本新譯本,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台北市,前衛,2007。
- 島嶼與其他;1906年前之彭佳嶼 (系列二)。http://www.wretch.cc/blog/a002367/33181328 (2013.6.25)
-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文三冊翻譯本)。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
-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http://old-marine.cpami.gov.tw/sustain/sustain03 (2013.6.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