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台語的演化
(有兩部分,請注意民報原版「煞」字下的注音符號ㄙㄚㄊ及ㄙㄨㄚㄏ有些改變,讀不出來)
1)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1643376-6afc-4758-aac9-1642ea7734d1
2)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f8372d0-d15d-489a-ac14-93fd8c8cdbc1
1) 從「住家」一詞談台語演化
(有兩部分,請注意民報原版「煞」字下的注音符號ㄙㄚㄊ及ㄙㄨㄚㄏ有些改變,讀不出來)
1)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1643376-6afc-4758-aac9-1642ea7734d1
2)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f8372d0-d15d-489a-ac14-93fd8c8cdbc1
1) 從「住家」一詞談台語演化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兒童醫院
前言
最近朋友傳來〈最後的住家〉的合唱錄影帶,去探討這歌詞,發現不少有趣的故事。我已寫過不少篇文章,討論此歌詞的來龍去脈,有不少語言且各有多種不同的版本。目前最普遍的Holo台語版本是前台灣神學院院長林鴻信教授改寫的,還有不少自此版本再改寫而有更多稍不同的詩/歌詞。因為版本很多而去探討,發覺很值得討論,先只談其中兩個字「住家」。
我首先注意到不少的錄影帶,「住家」兩字唱為「khiā家」,問了不少人,幾位來信說「住家」兩字「應」唱/讀為「khiā家」,說「住家」是華語用法,「khiā 家」才是傳統的Holo台語。若再看更多的文章及錄影帶字幕,雖有些唱出「住家」之音,不少就是寫為「住家」仍讀/唱為「khiā 家」,有些還改寫為「khiā 家」,khiā –ke或下面討論的漢字。
從字/辭典找
因我的母語是客家台語,並不熟悉這/詞的傳統讀法,只好去查問,才知道有多種不同講法,不少人說某些是「錯」,「應該」是哪種才「對」。看來被「逼」得只好找字/辭典看專家的寫法。編著字/辭典者,一般窮其生鑽研語言,最應該去參考。手上有的六本不同Holo台語字/辭典。這六本可說相當有代表性,從探討中發現有些很有意義,很值得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並向大家請教。
這六本字/辭典,最古老(1913初版,手上是1984修訂版) 的《Campbell廈門音新字典》,80多年前(1931年)出版的《臺日大辭典》,楊青矗1992年出版的《國台(台華)雙語辭典》,許成章1992年出版他手寫的《台灣漢語辭典》,胡鑫麟1994年出版的《實用台語小字典》以及李春祥2001年出版的《李氏大辭典》。
Khiā家
Campbell那本《廈門音新字典》及李春祥的《李氏大辭典》,在「khiā」項下的漢字用「竪」「豎」或「人+豎」,但兩本都沒「khiā家」的詞。《臺日大辭典》與「khiā」同音的キァ項下用漢字「竪」,キァ項下的詞很多,有一條是キァケエ,其漢字寫成「竪家」,其註釋說是住宅、住家、住居。
許成章編著的辭典,找到跟khiā一樣音的k’ia項。列出「居、羈、(足+奇)、據」四同義漢字,註釋「俗以住宿或棲止為k’ia」。胡鑫麟的字典有「khiā 」一項,漢字用「竪」並有「竪家(khiā-ke)」一詞,註解說是「住宅」之意。
楊青矗的大辭典,在ㄎㄧㄚ音項下沒有「竪」或「豎」字,再按上述字/辭典及另一人來信認為的「倚」等漢字去查。沒有khiā的音,因此去查相似的字,找到khiā注音的「徛」字,注音為ㄎーㄚ├及「徛家」ㄎーㄚ∟-ㄍㄝ。「徛家」的註釋為「家庭居住在某處」。
《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網站,有一類似林鴻信的詩,此詩中「khiā家」的漢字用「企家」。上面各字/辭典提到的「khiā家」khiā的漢字最少有「竪、豎、居、(足+奇) 、羈、據、倚、徛、企」。漢字寫法不少,有人說漢字可「各自表述」,但「應」唱/讀為khiā-ke。
住家
「住」當居住之意時,有tòa 及chū白、文兩種讀音,在錄影帶聽「住家」唱成chū-ke。在查字/辭典「住」時,都有chū(或不同系統的tsū,zu3)音,楊青矗的辭典的「住家」注音為zu3-ge1(跟chū-ke同音;不一樣羅馬注音)。有人來信說「住家」不「應」唱為chū-ke ,「應」讀/唱為chū-ka。
再去查字典,又發現很有趣的現象。臺日及胡鑫麟兩辭典沒有「住家」詞,但有chū-sóU項,在臺日大辭典的漢字用「住處」而胡鑫麟的用「住所」。李氏大辭典則「住所」、「住處」、「住家」分別列出,「住所」一樣用chū-sóU ,但「住處」寫成chū-chhù,而「住家」注音是chū-ka,跟楊青矗的不同,所以「住家」在辭典中,音為chū-ke 或chū-ka。
受華語影響演化的詞?
上述幾部字/辭典中,「住家」及「khiā家」兩項相當不一樣,Campbell及許成章的兩本基本上是「字」典,一般只列出音的漢字及其出處或解釋其意,不會列出「住家」及「khiā家」之詞。早期出版的臺日大辭典及胡鑫麟的辭典,列出的詞不少,只有「khiā家」而沒有「住家」。胡鑫麟長期在國外,據我的瞭解,他研究及寫作台語是在日本行醫時。1940年出生的楊青矗最年輕,有「住家」也有「khiā家」,年長30歲的李春祥的也有「住家」但沒有「khiā家」條,我注意到此辭典是李先生逝世13年後,才由其子女們整理出版。
有幾位朋友的母語是Holo台語,他們對語言有很有研究,都有不少的台語著作。他們說從小只聽/說「khiā家」而沒用「住家」,「住家」是上學後從課本或學校學到的用詞。日據時代及胡鑫麟辭典,列出不少的詞中,沒有「住家」一詞。他們說Holo台語的「住家」是從華語而來,是語言演化現象,有人還說是受華語「汙染」的影響。或許因為是「外來語」,讀/唱為chū-ke 或chū-ka都可以。
2. 從「續尾」一詞再談台語演化
2. 從「續尾」一詞再談台語演化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兒童醫院
前言:
因朋友傳來〈最後的住家〉的錄影帶,去探討多種語言版本歌詞,發現不少有趣的故事。探討林鴻信教授改寫的Holo台語詩/歌詞時,發現有越多不同的版本,在語言學上就有越多值得討論的題材。上文從「住家」一詞談Holo台語演化,林教授短短的詩/歌辭中,還另有個「續尾」站的詞更值得討論。
Soah 尾vs續尾 vs 煞(息)尾
跟Holo台語很有研究的王泰澤討論時,他看到我以前的拙文,來信指出,林鴻信的漢文原改寫版本中,「續尾站」的「續」不讀為soah,叫我查字典看看。字/辭典中的「續」的確沒有soah的音,soah項下也沒有「續」的漢字,我還去台語網詢問大家對「續尾」寫/讀的問題。
Soah字的最後的h表示是入聲(或稱短促音),客家台語沒有此h入聲,只有k、p 、t 這三個入聲。查字/辭典說h入聲類似「鴨」的Holo台語的入聲。不但我這客家台灣人,母語是Holo台語的人,可能仍不太請楚「續」發音是soah或sòa。就是熟悉Holo台語的人士,選沒入聲的漢字「續」是否可以? 再查上次提到的字/辭典,意想不到,找到如下更有趣的發現。
「續尾」站的「續」有「接連不斷」之意,不是「結束」之意,是否有相反的意義?胡鑫麟的字典用「煞」尾,臺日大辭典選用「息」尾。「煞」及「息」發音soah,有「結束、完了、罷休」的意義。台語網有人回應說,「續」雖有「接連不斷」之意,可是一接上「尾」字,也可以有「最後」之意。下面討論可說明,最少有辭典證實此種說法,我想「接連不斷而到『尾』」的確有「最後」的意思。
再回頭找更多文章或歌譜,也上網站YouTube看錄影帶的字幕。用全漢字的詩/歌詞時,大多數用「續」而不用「煞」或「息」,包括很多長老教會有關機構發行或演唱的錄影帶。由文建會主導的馬偕歌劇《黑鬚馬偕》DVD附帶的說明書,以及記錄歌劇產生過程的書則用「煞」。若用漢羅字體寫字幕或文章時,如馬偕布袋戲的漢羅字體用「soah尾站」,台語作家陳雷的改寫版〈最後ê hioh 腳〉也一樣,有些漢羅字體則寫出漢字的「煞尾站」。
入聲消失中?
「Soah尾」站的soah本有入聲h,但為何這麼多人選用沒有入聲的「續」,那字應該是sòa的音而非soah的音。為此再去查較年輕輩編著的辭典,楊青矗的大辭典就跟上述的辭典不太一樣,他在「煞」字下的注音有ㄙㄚㄊ及ㄙㄨㄚㄏ的文白兩音,都是有入聲的音。可是列出的「煞」開頭的詞,除了幾個如「煞去」「煞著」標出入聲外,大部分的詞是用沒有入聲的ㄙㄨㄚ∖,包括有結束意義的詞如「煞尾」、「煞工」以及「煞手」等。
因為Holo不是我的母語,請教幾位對語言有研究且有台語著作的朋友,Holo台語是他們的母語,他們也感到很奇怪,有些說選用「續」此沒入聲的漢字,「應該」是「錯」的。台灣人的語言,Holo其實客家台語也一樣,看來一些入聲漸漸地消失中。
因此又去查楊青矗辭典的「續」字,「續」有sio̍k (因為注音符號寫不出來,用教會羅馬字寫出)或ㄙㄨㄚ∟兩注音,註釋也跟上面一樣,主要是繼續的意義。列出的詞中也大部分是連續之意如「續接」、「續話」等,但也有「續尾」並註解為「末後、最後一個」意思,這些的「續」字都注音為ㄙㄨㄚ∖,都是沒入聲的音。可見林鴻信及其他人用「續尾」站於全漢字版本的詩/歌詞中,都還是有根據的,在楊青矗的辭典有記載。
約定俗成與演化
台語網及其他對語言有興趣的人,回應我的問題時,有人說他們看到「續尾」還是讀成「soah尾」,用有入聲的soah而不是上述楊青矗辭典沒入聲的讀法。
語文在演化中,若大部分人「錯」時,「錯」的就變成「對」的,大概可說「標準」是大眾的「約定」用法,就是所謂的「約定俗成」。查維基網站此成語的意義,「指事物名稱或社會習慣,往往是由人民群眾經過長期社會實踐,而確定或形成」。
理論上,把「soah尾」寫成「續尾」是「錯」的,因為「續」字沒soah的音,看到「續尾」讀成「soah尾」用入聲的soah去讀/唱,按照楊青矗的辭典也是「錯」的。假如上網看YouTube的錄影帶的字幕,若用全漢字,大部分沿用林鴻信最原始版本,大多數用「續尾」。唱歌時聽不出來,相信有的唱soah有的唱sòa,看來大家都「對」。
再回到上次討論「住家」文時,說到語言演化,這是所有語言都有的現象。上面討論寫/讀「續尾」的種種有趣的發現,尤其入聲的h,從字/辭典上選用的漢字或注音看來,是否明確地表示此入聲在消失中? 這跟上次討論「住家」一文時所說的一樣,台灣語言受華語的影響, 中國北方華語的入聲早已全部消失了。
(謹謝王泰澤先生來信指出「續」的問題,叫我去找字/辭典)
PS:
PS:
另外王泰澤說也請post 他的感言:
http://blog.xuite.net/taitzerwang/twblog/expert-view(母語教育 / 趣談 — 叫我查字典)
朱真一醫師,治學篤實,有時甚至卒子吃過河:他身為客家人,卻喜歡對福佬漢字孰是孰非,追根到底,幾個月來不斷探討
「住家」和「續尾」,徵求友人意見。我在他的「續尾」文章裏,看到他似乎不知道「續尾」短促發音是「以訛傳訛約定俗成」,所以我就本著向來學外語的習慣,以懸岩勒馬之心,建議他查字典找找是那位高人把「續」字錯讀成短促聲。
福佬漢字是我母語,原先查字典之建議,只靠幼時語音印象,竟得文中「福佬台語很有研究」之盜名,始料未及。福佬本調牽連變調,聲調以訛傳訛,導致變調字義空洞,後果極非單純。父佬話聲調以訛傳訛,靠客家人追根訂正,無以名之,暫名之為「母語趣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