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是病人時;久病成良醫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
前言:
曾討論翻譯自美國醫師們寫他們生病經驗文章的書《久病成良醫》1。因舊書復得如獲至寶,再翻看覺得更有意義。最近看到王宏育醫師寫〈當醫師變成病人時〉2,更有感觸,打定主意要借原版英文書來看。這下篇討論這英文原版書及王醫師之文,我覺得更有意義。最後也來呼籲我們醫師們,多寫些「台灣化」的親歷疾病故事,對病家更對自己有益,是大家包括我們醫師們最好的健康/醫療教育。
When Doctors Are Patients的故事
對原版英文書,台灣的譯書沒提多少資料,知道譯書只選原文書最重要的20篇。沒提原編者的編輯宗旨及故事。雖是60幾年前出版的舊書,圖書館很容易地可找到,我從服務的聖路易大學圖書館借到這本When Doctors Are Patients3。
讀英文版原書知道書能出版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書的原編輯Dr. Max Spinner有心臟病多年,他在1947年寫的序文,有幾句話,「假如醫師自己沒此疾病的經驗,比較不容易瞭解病人為何那麼注重症狀,總以為病人跟醫師一樣對診斷注重」。這點我頗有共鳴感,我以前寫過不少文章4,注意到醫師遠不如護理師,對病人症狀的關懷。醫師除診斷外,重視治療的成績遠甚於病人的症狀。
Dr. Spinner認為醫師對親歷疾病的經驗很有意義,應當分享同業及一般民眾。他開始跟其他醫師聯絡,請求他們寫當病人的經驗,序文中他就說要求醫師們,「客觀地寫出親身的經驗」。不少醫師還跟Dr.
Spinner說寫那些文章對他們自己的好處,像精神發洩一樣(relieving catharsis),說醫師們寫這種文章說不定對自己有治療效果。
Dr. Spinner 對疾病「身」跟「心」關聯很注重,他說「每種疾病都是『心身(psychosomatic)疾病』,每一疾病影響身與心(soul)」。第二位編輯Dr. Miller的序言,也很有意義,他強調從醫師的「久」病,可教導病人如何跟疾病「相處」。
Dr. Spinner跟第二位編輯Dr.
Benjamin Miller說過,知道自己生命不會太長,希望逝世前完成此使命,編輯出版這本書。Dr.
Miller 從前是Dr. Spinner的病人,從東海岸搬到加州後兩人又重逢而變成好朋友。Dr.
Spinner在1948年去世,Dr. Spinner夫人請求Dr. Miller繼續Dr. Spinner未完成的編輯及出版工作。
英文原版書有更多篇(共33篇),而且依疾病分章節。看來大部分是1940年代後半期所寫。這本中文譯書版,譯者們選最重要的文章。看後有點感想,雖然台灣跟美國的醫療環境、生態及醫病關係等相當不同,作者們寫的雖是美國經驗,當醫師生病時,醫師討論的生病經驗及對病及病人的態度,以及以後改變行醫態度,基本上可能不會相差太多。從網路上也找到當時(1952年)的Calif Med的雜誌上,找到一此書的介紹及書評的短文5 。看其討論及評語,跟本文所提到的討論很類似。
好處多,何不效法但「台灣化」
當我想如何可以用同樣原則,從這原版及翻譯兩書的原宗旨,找出一些我們較能認同,一樣有利醫師自己及改善行醫態度,能服務病人得更好,讓社會民眾瞭解疾病以及對生病如何反應或相處之道。呼籲醫師們寫出自己生病的經驗,不一定須「久」病,更不必「大」病,甚至可寫些如何預防或延緩可能會得到的疾病。
六、七十年來,美國或台灣社會變化很多,連盛行的疾病已不太一樣,譬如現在較普遍的糖尿病、中風等原書都沒提到。這書寫的是將近70年前的經驗,醫學及科學知識大有進展,高科技更是突飛猛進,很多疾病的醫學診治已相當不同。醫師們可以寫自己的經驗寫得更廣泛深入,上面提到如何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就是最近醫學大有進展的另一大「步」。遺傳基因的研究突破,使我們可以預知有些疾病可能來臨,這更適合由醫師們來寫。
更要一提的是醫學資訊及文獻不但多而傳播得很廣泛,各種包括電子的媒體,尤其各種國際網路的種種管道,幾乎可說充斥得像「氾濫成災」。若醫師自己有過疾病,或試圖預防某疾病,醫師因為切身有關,一定好好搜尋、詳讀及評判這些資訊。整理好的資訊可以跟同業及民眾分享,這該是這時代有此經驗的醫師們,可以有大貢獻的「任務」,就是我常常講的advocacy的一種6,此處advocacy可能翻譯成:「為公益發言」最好。
〈當醫師變成病人時〉
當我讀到去年七月號的《台灣醫界》有篇〈當醫師變成病人時〉2,的確驗證我上面講的當醫師生病後,醫師以生病的經驗,對病的看法以及以後改變行醫態度,基本上台灣及美國不會相差太多。馬上想到可用台灣醫界的各種雜誌或一般民眾的健康雜誌為平台,讓醫師們發揮來寫這「醫師是病人時、久病成良醫」系列。這裡再度強調要「台灣化」,寫攸關台灣人及台灣社會的狀況及環境。
先來看王宏育醫師跟的這篇他如何寫當醫師變成病人時,較會「瞭解醫療的風險、侷限、『眉角』,或許會有更深沉的感受」。覺得更「體會到病人的苦處----較能夠成為一位稱職的醫師」。接著說以民眾因健檢時血糖高的現象為例,談「病人往往不能接受,張惶失措」 時,王醫師更寫「會很冷靜的向病人解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定義)、治療方式、將來的可能併發症等,再給予若干糖尿病衛教資料,我總覺得如此的看診方法,是一種很盡責的治療模式」,這就是良醫典範了。
王醫師並不是自己有糖尿病而有如此的行醫態度,王醫師只因眼壓高些,怕有青光眼,量眼壓前,「還是不由自主地緊張、擔心,甚至憂心忡忡,深怕量到的眼壓太高怎麼辦,內心浮現因為青光眼導致失明的念頭(真是沒有用的病人)。量眼壓前心中總是忐忑不安,不甚快樂,這時候才澈底體會到當我向病人宣判(如糖尿病),或請病人再量一次血壓時,病人的恐懼、可憐、複雜之心情。我想,以後我向病人解釋病情時,會再更體貼、溫柔一些。所以,當過病人角色的醫師,理論上會有比較多的同理心。」王醫師如此由量眼壓的憂心,「觸類旁通」到其他疾病,想到糖尿病病人的心情而更體貼溫柔,我要向王醫師致敬。
從王醫師寫的內容及要表達的意義,跟上面提到的書一樣或更好。我說王醫師寫得更好,不是隨便講,有種種原因,譬如時代、語言、就醫或行醫的環境不同等,更容易讓讀者認同,王醫師的表白說明得更清楚。我認為對醫師自己,如上Dr.
Spinner所說可以「精神發洩」一樣有不少益處,對其他醫師、對病人、對一般民眾都有好處。所以再度呼籲(建議)醫師們來寫自己生病的經驗、感觸及行醫的改變,當然「試圖」預防或延緩某些疾病的經驗,也有一樣的意義。上面已談過,對「氾濫成災」的醫學資訊及文獻,因切身有關,整理出最好的資訊可以跟大家分享。台灣的醫師們更可寫台灣較盛行及台灣民眾切身有關的疾病。
大家來寫生病經驗及感觸。
上面提到我呼籲大家寫自己的病。因為常看到在電子媒體尤其email討論組,有些醫師寫自己生病的經過,不少不夠謹嚴,馬馬虎虎或有很深的偏見,甚至危言聳聽。大概知道不必經過同行的審查或監督,而「敢」如此馬虎或有成見。假如投稿到醫學界的各種雜誌,有編輯們的審查,大家會比較小心。因為跟自己有關,查文獻或任何資訊更會詳盡小心,對自己、醫師同業、病人及一般民眾都會幫助。
對上述的討論,相信大家會瞭解好處很多,像王醫師因此對病人改變態度,因為有關自己,對疾病的深深瞭解,加上經驗,更能傳達健康及醫療知識給大眾。假如醫師們認為自己所寫的對一般民眾更有用時,也可發表在給大眾社會人士常看的健康雜誌,這樣能提供民眾正確的醫學知識,是民眾最好的健康教育。
將此拙文初稿還寄給王宏育醫師,王醫師回信說「對於拙文能蒙朱真一教授共鳴與討論,乃無上的光榮。但對於溢美之處,則感到非常惶恐,擔待不起。醫師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病人可能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當醫師身歷其境淪為病人角色,體會更深,而此類經驗的交流傳承,希望能對年輕的醫師有所幫助。」
結語
從醫學生時代買的讀的舊書《久病成良醫》談起,其實我是比較喜歡該系列的原名「杏林病劫親歷記」,更能表達醫師患病時的種種。這裡只說種種而沒有提出特別的項目,因為每人寫的會不一樣。無論醫師如何寫,寫的過程及寫出的文章,對自己、對病人、對病人家庭及一般民眾都有好處。最後再來呼籲醫師多寫些,自己親歷或想預防疾病的經過、感觸、有否改變行醫或醫療的看法等。
最後再一次說我們醫師要銘記「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還有上面提到,馮主編把馬一非醫師的兩句話放到最後來結尾:「患病醫生是最可憐的病人,然而是最好的醫生」。
參考文獻
1. Pinner M, Miller BF(馬一非、劉紹廉、朱桓銘、葉衡):久病成良醫(杏林病劫親歷記)。高雄市,拾穗月刊社,1962。
1. Pinner M, Miller BF(馬一非、劉紹廉、朱桓銘、葉衡):久病成良醫(杏林病劫親歷記)。高雄市,拾穗月刊社,1962。
2. 王宏育:當醫師變成病人時。台灣醫界。2013;56:403-404。
3. Pinner
M, Miller BF:When doctors are patient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 1952.
4. 朱真一:醫界溫馨及雜思。St.
Louis, NATPA St. Louis, 2002 。
5. Anonymous:
Book Review On When doctors are patients by Pinner & Miller. Calif Med. 1952(11); 77(5): 357.
6. 朱真一:Activism(積極行動)及Advocacy(權益代言)的課程。當代醫學,2006;33:506-5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