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Dr. George Gushue-Taylor(戴仁壽醫師):照顧台灣的痲瘋病人

Dr. George Gushue-Taylor(戴仁壽醫師):
照顧台灣的痲瘋病人 

(Ketty Chen posted a story about 樂生療養院. You may be interested  this related history about 樂山園 . This is a part of original manuscript on Dr. George Gushye-Taylor, published in Taiwan Medical Journal few years ago)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 大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血液癌瘤組

前言
痲瘋病也稱癩病或Hansen Disease,因為1871Dr. Armauer Hansen首先發現引起痲瘋病的桿菌(Lepra bacillus)。世界各國包括歐洲自古就早已存在,歐洲採取嚴厲的隔離措施後,才迅速減少。20世紀初期日本尤其在琉球、中國的華南、台灣還不少,台灣的原住民沒有。
歐洲來台灣的醫師早就注意到痲瘋病,像英國管轄的海關醫師萬巴德( Dr. Patrick Manson) 的傳記,就說他來台灣時注意到台灣的痲瘋病。第一個歐美來台的醫師馬雅各(Dr. J.L. Maxwell),彰化的基督教醫院及台北馬偕醫院也相繼設立過痲瘋病的診療部門。Dr. G. Gushue-Taylor(戴仁壽醫師),在台南的新樓醫院服務時就特別關心痲瘋病。下面的討論主要是從讀到的資料(1-5),很多直接引用的三種中文文獻而簡縮(1-3),也參考兩份英文文獻(4,5)
上述的英文文獻較多直接參考Dr. Gushue-Taylor 自己寫的文章(4,5),但是找不到這些主要來自教會文獻或痲瘋病救助機構的原文獻。只能算一份讀書報告,主要為了介紹這位偉大的聖人醫師。
上章提到過,1923年戴仁壽夫婦受邀重返台灣,籌備復建台北馬偕醫院。顯然他念念不忘台灣的痲瘋病人他從倫敦先到印度加爾各答,拜訪那裡的英國痲瘋病專家Dr. Ernest Muir所主持的療養院,並獲贈(或購買)24瓶那時的特效藥大楓子油,帶來台灣。中文文獻都說翌年(1924年)馬偕醫院尚未開放,便開始診治來自全島的痲瘋病患者(1-3),英文文獻則說1925 年以後才在馬偕醫院開始設痲瘋病門診,在禮拜六診治病人(4,5)

台灣20世紀初期的痲瘋病
日本統治台灣後,未對痲瘋病患者關心,1910年起,台灣總督府雖曾幾次調查全島癩病情況,幾位醫師如青木大勇及宮原敦先後曾向總督府提議興建癩病療養所。可是日本政府一直沒有行動。一直1920年代末期才認真,1930年在新莊設立癩病療養所樂生院1934並發佈「台灣癩病療養所管制」法,凡發現的癩病患者皆送進樂生院長期強制隔離,一旦入院,嚴禁退院及外出。
如下討論,樂生院本是Dr. Gushue-Taylor所選擇的地點,但日本政府反接手收購並興建。今年在《台灣醫界》2月號(6)林彥卿前輩有一篇相當詳細的文章寫樂生院及痲瘋病的種種,他有位朋友賴麟徵醫師是當時治療痲瘋病的賴尚和醫師的兒子,當時住在裡面的職員宿舍。另一位同學是長期照顧痲瘋病人的趙榮發醫師。此文寫不少病人及家屬的生活情形,並說樂生院廣闊並設備相當好,對病人的待遇也不錯(6)。另外上述葉文鶯的文章(3),在網路上那篇(書那篇沒有)也介紹樂生療養院。不久前由於捷運路線的規劃及施工,媒體討論樂生療養院,許多社團致力於樂生院能以古蹟來保存,網路上有不少的資訊。
            台灣人醫師中在1930年代也有幾位研究病照顧痲瘋病人,上述的賴尚和醫師,1933年就在樂生療養院服務,戰後並當院長(6)1963 1964年筆者在台北的公共衛生實驗院實習時,曾到他的痲瘋病門診過。另外筆者偶然發現博士證書的圖片上看到,黃文陶醫師的博士論文是研究癩菌(7)第一位美國醫學院畢業的劉清風醫師,在下述戴仁壽醫師1940年被日本驅逐後,劉醫師不但去樂山園代理醫務工作及院長職務(2,8),還提供經濟上的補助(2)。 另外戰後初期王受祿、趙篤以及趙榮發醫師也都曾照顧痲瘋病人(2,6)

Dr. Gushue-Taylor的籌建癩病醫院
1926年,戴仁壽醫師曾前往亞洲各國的痲瘋病療養所考察,戴醫師夫婦遂奔走呼籲,獲得倫敦「痲瘋救治會」撥款三千元,買下馬偕醫院對面雙連基督教長老教會舊教堂,改建為獨立的癩病特別診所,1927年起提供免費治療。當時社會對痲瘋病充滿誤解,馬偕醫院及診所附近的居民就抗議。戴醫師很同情這些患者,被家庭與社會遺棄及無法治療。
19263911日,台灣日日新報連續3天刊載對戴仁壽夫婦的專訪,報紙標題以「癩病人之救主」稱呼戴醫師,並詳加報導癩病治療與防治工作。後來他於192646日在長老教會大會上報告創設「台灣癩病救助會」的必要性,以後再度提案成立「台灣癩病救助會」。
戴醫師早有興建癩病專門醫院的想法,19284月他找到新莊一山坡地,並獲得台北州許可作為癩病院預定地。他又前往世界各地考察癩病療養設施並開始募款工作。加拿大長老教會同意設立台灣麻瘋病院籌備基金,台灣總督府及日本貞明皇太后都撥款協助(1)。不少捐款來自歐洲、美國及加拿大,尤其OntarioLondon St. Andrews 教堂最熱心(4)
Dr. Roland那文有段說他甚至為了募款寫了篇小說,印成小冊子分發,小說以“ Romance and Tragedy in a Pacific Isle”為書名。內容說一對年輕人中一人得到痲瘋病,幸虧附近有一個收容痲瘋病人的社區,他可以住進去恢復健康(4)
後來輿論抨擊總督府的對痲瘋病的治療及防治不若教會積極,因此日方轉而優先徵收這塊戴醫師物色中意的土地。日本接手興建島內第一所癩病療養所「台灣總督府樂生院」。樂生院於193012月啟用,採取強制隔離方式進行治療,跟當初戴仁壽照顧的理想不同,戴醫師只好另覓他處。

樂山園計畫及淡水郡反對癩病院設置運動
戴仁壽照顧痲瘋病人的理想,取法英國在印度的「自由隔離」措施,門診醫療以及初期病患的收容,病癒者可以返家。他的理想並非只建一間醫院,而是一個社區,讓患者像住在家裏一般,有地方可耕種,並飼家畜等,像社會其他人的生活。
後來看中在八里鄉長坑口的土地,委請郭水龍牧師出面,向地主收購包含水田、山坡林地在內的19甲土地,當時並未告訴地主預定興建癩病院的計畫。1931625日,樂山園開始動工整地。
193111月,建癩病院消息曝光後,包括總督府協議員許丙、淡水街長、八里庄長及街、庄協議員在內的地主積極反對。向台北州廳平山知事陳情。淡水街民也召開大會強烈反對,民眾也到工地謾罵抗爭。日政府約見戴仁壽,勸他暫時中止工程,但戴醫師拒絕。抗議者中的八里庄長黃千益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黃庄長是醫師,但站在反對那方。最後經台北州平山知事的斡旋,雙方各自讓步而解決 (1)
另一文對此衝突的寫法不同(3),說建築時工人不敢受雇,工事停擺,戴仁壽藏身後山一個多月,避免正面衝突。後來他求助於總督府,由淡水郡守負責保護他的安全;總督太田政弘親自題字「樂山園礎石式」,戴仁壽將題字刻於石碑,在開工典禮時豎立於工地,逐漸平息這場風波(3)
英文文獻又有稍不同的說法(4),根據戴仁壽醫師自己寫的文章,抗議者居住4英里外,但是樂山園附近三百多居民,反要求日本政府讓建築工程繼續(4)。無論說法如何不同,日本政府相當支持戴仁壽醫師的樂山園計畫。

樂山園
以後的興建過程中,開始時不順利,建材常失竊,不得已報案。警察找回了部分建材,並逮捕偷竊者。這些人遭嚴刑拷打並拘留,戴醫師得知後,卻要求警察從寬處理,經戴氏懇求而獲釋。他進一步雇用當地人適當工地監工,工程才順利(1)。樂山園於1934330日舉行落成式(1),台灣總督中川健藏、總督府及台北州官員、歐美各國領事、基督教代表、地方人士等共數百人出席典禮(2)Roland的文章說,樂山園的管理委員會(governing board) 4位台灣人,4位日本人及4位西方人組成(4)
樂山園座落於八里庄長道坑口(今八里鄉長坑村)佔地19甲餘,大部分是山坡林地,少部分是水田。共計興建病室20間,每間可註4 人。此後三十六年間,收容過不少麻瘋病患。在設備方面,污水、垃圾處理均稱嚴謹而周到。有一200個座位的禮拜堂,設有住宿房間的「迎賓館」,可招待外賓過夜,並有牧師樓及職員宿舍。
樂山園採「自願隔離」,自給自足的隔離病院方式收容病人,兼重治療、教育與復健。園區內有水田、菜園、雞舍、豬圈等。患者保有自尊與自由,並非完全隔絕於社會。患者從事勞動。戴仁壽行醫不忘宣教,常在晚間帶領院民祈禱,希望受苦的人們可靠信仰獲得心靈安慰及平安。
王文基的兩篇文章對樂山園的制度寫得較詳細(1,9),對戴仁壽治療、教育與復健方法討論最多,尤其對「工作治療」談得不少(3)。較富裕的病人不滿意「工作治療」,1939年甚至有些人出走,寧願遷到新莊的樂生院(2,5,9)。文章對區區不到80病人的樂山園,佔台灣所有病人的極少數,到底有何意義?王文說戴仁壽可能為了向日本政府提供防治痲瘋病的「示範」,強調強制隔離對防治的不切實際(5,9)
以後又陸續買下十五甲的耕地,租人種稻,提供院內生活所需及收入。為了治療癩病,戴仁壽引進大楓子樹於樂山園內,因技術問題以及以後磺胺劑的治療更有效,從未提煉大楓子油,仍可見戴仁壽的遠見與苦心。
相關資料指出,樂山園可能由戴仁壽一手規劃設計及繪製藍圖。戴博士曾至世界各地參觀癩病療養院,對如何建築樂山園可能相當熟悉,不過他是醫師,能否獨力完成建築規劃及設計,仍有待追查(1)。中英文的文獻都說,戴醫師施工期間,他住在只有一個房間又沒有廁所的草寮以便監工(1,4)

戴仁壽夫人Margery Miller(瑪芝莉)
Margery(瑪芝莉) 比戴仁壽年長一歲,上章已略談過她。也說過她可能因為關節炎於1919年回英國。1923年兩人再度來台後,戴仁壽為了不讓養兒育女耽誤工作,懇求夫人進行絕育手術。由戴醫師親自動手術,切除了子宮,獻身醫學而犧牲自己(1)
 1934年樂山園正式運作時,51歲的戴仁壽仍是馬偕醫院院長,經常為了公務往來奔波於台北八里之間,除了總務工作委請郭水龍牧師掌理之外,有關園內67位病患大小事務及醫療事宜的重擔,便落到了戴夫人瑪芝莉女士的肩頭上,她又兼任護理長,十分辛苦(1)
1936年戴仁壽才辭馬偕醫院院長一職,專心經營樂山園,瑪芝莉才專任護理長。兩人終於能在辛勞了20餘年後,在樂山園內,每天規律的巡察病房、診療患者,他們倆享受了一生中最愉快的歲月(4)

驅逐出境及第三度來台
19401130日,日本憲兵開進樂山園,強迫戴醫師夫婦離開台灣(1,2,4,9)。葉文鶯之文則說1941年才被驅逐(3),可能是筆誤。戴醫師夫婦只攜帶簡單的隨身行李,在67名病患的送行下,黯然地離開樂山園。返國後戴醫師在加拿大好幾個地方的教會醫院服務,甚至還想去Trinidad奉獻,不過很快地又回加拿大(4)。他工作到一直到1950年才退休,以後仍活躍於當地的教會及各種社團(4)
太平洋戰爭後期,樂山園遭到台灣總督府強制接管,交由松山精神病院「疏開」時使用。1944年,日軍接管樂山園,病患被轉送至樂生療養院,樂山園則充作野戰倉庫儲存彈藥,兼收容由松山療養院轉進的精神病患。戰後中國軍隊住進去,19477月才由教會收回,改組為「財團法人樂山療養院」(1)。當年被強迫遷往新莊樂生院的67名病患,有40人重返樂山園。
1952年元月,他偕妻來台訪問四個月,戴老醫師也受邀訪問新莊樂生療養院,帶來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與資訊外,戴仁壽促成樂生院興建「聖望教堂」(1-3)後來還促成養育痲瘋病患所生子女的保育所(2,3)。順便一題,1967年樂生院增建「戴仁壽紀念堂」,現在主要當圖書室(2)


夫人病逝及第四度重返台拯救樂山園
回加拿大後,戴夫人的病情日趨嚴重,不幸於195392日病逝加拿大,享年71歲。戴醫師也在同月6日病倒住院。920日,病中的老醫師接獲來自台灣的壞消息,明有德牧師(Rev. Hugh MacMillan)通知他,要他設法趕回台灣。當時政府推動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土地水田超過3甲者,會被徵收並放領給佃農,但財團法人公益事業的土地只要在公告期間辦理登記,不會被徵收。樂山園的事務院長Miss Leister(李淑恩小姐)不諳國府法令園方未登記。
1931年購買樂山園土地時,登記在戴仁壽名下,他也是財團法人樂山療養院的代表人。戴仁壽老醫師拖著病體,在1953年秋冬之際為此兼程趕回台灣。返抵樂山園後,戴老醫師與李淑恩小姐親自帶著相關土地證明文件,面見省府高官們,詳細說明未登記的錯誤。最後於19531226日樂山園收到省府發還土地的公文(1)

病逝太平洋的貨輪上、歸葬樂山園
痲瘋病在新藥1953年後陸續引進台灣後,受到控制,病患人數減少,病人可以在家接受治療,樂山園計畫轉型為養老院及孤兒院,繼續照顧貧苦的弱勢者戴仁壽打算返回加拿大賣掉房子,來資助樂山園的轉型如今園內主要收容身心障礙兒童青少年。要回加拿大時,為節省旅費以自願擔任船醫,免費從日本橫濱轉搭貨輪,船離港不久,他患由盲腸炎引發的腹膜炎,1954423日病逝於於太平洋上的貨輪,享年七十一歲。
船長為了表達敬意,原船返航回橫濱,並遵照戴老醫師的遺願,火化遺體,骨灰寄回樂山園,在1954715日葬於大門口圓環內,那裡也豎立一紀念碑紀念戴仁壽夫婦。一生奉獻給台灣的戴仁壽醫師,終於回歸他心靈的故鄉,安息在樂山園內。
結語
            Dr. George Gushue-Taylor(戴仁壽醫師)對台灣痲瘋病的努力及貢獻,我們應該銘記者一位聖人及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對此文以及其他從醫師醫界角度去探討台灣與歐美交流有資料的前輩先進,請大家多多來信來電話或 e-mail 指教並提供資料及線索,先謝謝大家。我的E-mail: chuj@slu.edualjychu@yahoo.com (請送兩處)Fax: 314-268-4081。住址Dr. J. Y. Chu, Cardinal Glennon Children’s Hospital, 1465 S. Grand Blvd, St. Louis, MO 63104電話314-577-5638 (office若無人接請留話)

參考文獻
1. http://blog.xuite.net/evanhoe/balihun/7363040(戴仁壽醫師小傳) (2008. 2.8)
2. 陳文榮:台灣痲瘋病救助之父:戴仁壽小傳。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
3. 葉文鶯:病體得醫治、精神得快樂、返家有希望--台灣麻瘋救濟之父戴仁壽。在台灣慈善400年。台北市,經典雜誌,2006:94-107。網站也有http://www2.tzuchi.org.tw/case/400-charity/html/04-4.html (2008.2.8)
4, Roland CG: George Gushue-Taylor and the medical missions of Formosa. J Med Biogr. 1996; 4: 82-93.
5. Wang W-J: ‘Laying out a model village: George Gushue-Taylor and Missionary Leprosy work in colonial Taiwan. In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n Asia: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November 4-8, 2003. also in Website at: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ashm/lectures/Wang%20wen.ji-ft.pdf (2008.3.20)
6. 林彥卿: 漢森氏Hansen’s(痲瘋病)。台灣醫界。2008:51:86-89.
7. 朱真一:從醫界看早期台灣與歐美的交流(一)台北,望春風文化,2007238-247
8. 朱真一: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台北,望春風文化,2004:50-56
9. 王文基:生活方式的移植:戴仁壽、癩病防治與醫療宣教,在臺灣醫療四百年, 台北,經典雜誌﹐2006: 84-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