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是病人時;久病成良醫(上)
朱真一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
原載《台北市醫師工會會刊》 2014年4月號
前言:
記得約50多年前,年輕還讀醫學院時,訂閱《拾穗》雜誌。那時雜誌曾連載一系列,翻譯由美國醫師們寫他們生病經驗的文章。大概那時還年輕記憶力好,有些病例印象深刻,以後還稍記得些,行醫期間偶而還會想起來。記得雜誌社後來出了單行本,我買了一本,從頭看到尾。一畢業當完兵就出國,那本書後來不知到哪裡去。
兩年多前家慈辭世,回台辦理告別式,表弟葉頌禧醫師來參加,說要還我幾本書,其中一本《久病成良醫》1(圖1),就是上面談到的單行本。原來我出國前,頌禧及孿生哥哥頌壽,兩人醫學院慢我幾年,可能就送給他們。順便一提,葉頌壽頌禧兄弟兩人,後來翻譯不少英文的醫學經典著作,對台灣醫界貢獻良多,看來我給他們的書或許有些啟發性的功勞,特此邀功。
從〈杏林病劫親歷記〉到《久病成良醫》
《拾穗》連載時以〈杏林病劫親歷記〉名為系列名,共刊出20篇。後來在該雜誌的「拾穗譯叢」以單行本出版,但書名改稱為《久病成良醫》。不是這次再看,都不記得翻譯出版(1962年3月初版)的來龍去脈及感人的故事。以前買書看時,一定看過這些典故,大概早就忘了,一直沒印象。
舊書復得如獲至寶,帶回美國。最近因為看到「三折肱為良醫」這句話而有感觸。想起帶回來的舊書《久病成良醫》,再翻看覺得更有意義。「久病成良醫」其實跟「三折肱為良醫」意義有些類似。不過這兩句話的成語,「良醫」的意義已「消失」,因此寫了篇文章2。因為寫了那文,又去找了原英文版的書,或許是那感觸的延伸,更想寫一文到醫界刊物上。
最近在《台灣醫界》看到王宏育醫師寫〈當醫師變成病人時〉3,決定趕緊寫完此文投稿。希望借醫師公會的刊物,向醫師們呼籲,繼續秉承此書原作者、譯者及王醫師的精神,大家來寫我們當病人的經驗與感觸。先來談這本譯書的故事。葉醫師昆仲及下述前輩們是台北市的醫師公會的前會員,登於本刊最有意義。
現在再看50年前的書,很有意義,當年書看完後,在最後一頁還寫下「好書,值得再讀,1964.6.2日」。翻譯這本英文書的醫師們說,原英文書於1952年就出版,由很多位美國醫師執筆,寫出他們自己患病及診治的經過,強調他們的醫學專業及做病人時的心理,如何克服困難。打定主意要借原版英文書來看,想看更多1950年代以前的美國醫師對自己生病的經驗,跟現在六、七十年會怎樣不同。更比較台灣與美國又會如何不同,這些應該會很有興趣。下章再討論英文原書及王醫師之文。
《拾穗》此系列及譯書出版的故事
重看譯書《久病成良醫》的序言、前言及後記,讀到很感人的故事,先來說譯書如何出版。1952年原英文書出版時,當時台大精神科的林宗義教授,剛好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在醫學院附近的書店看到此書,買回來希望以後能介紹給國人。
不久後馬一非醫師(台大醫科1955年畢業),在林教授的書櫥看到此書,因馬醫師自己有先天性心臟病,看到此書非常喜歡,跟林教授借,並決定盡力翻譯出來。1957年翻譯其中的一篇「一個患心臟病醫生的自述」,投稿到《拾穗》,並告訴編輯他將翻譯全書,以後在雜誌連載。可是不久後有一赴美求治的機會,寫信告訴編輯他將赴美,很歉疚地說,不能屢行承諾,只好等醫好回台再動筆寫其他篇。
一年多後,主編馮宗道先生檢查未登存稿,對上述文情並茂之文〈一個患心臟病醫生的自述〉仍未登,感到對譯者及讀者有愧,決定刊出於1959年10月號,並加註說譯者患有心臟病,所以譯文「深深注入了同情與共鳴」,編輯還祝福他返國時有一強健的心臟1。其實文登出時,馬醫師早已逝世。
該文登出後,馬醫師的好友劉紹廉醫師(台大醫科1954畢業,精神科醫師)去信馮主編告訴他此壞消息。劉紹廉醫師後來答應馮主編的請求,劉醫師及另兩位馬醫師的好友,朱桓銘及葉衡醫師(台大醫科1956畢業,當時分別是精神科、內科醫師),共同翻譯該書最重要的另外19篇,在《拾穗》雜誌連載刊登如上討論。
馬一非醫師翻譯的第一篇文章,單行本出版時改放在最後,編輯特別強調,馬一非醫師的譯文前加的兩句話:「患病醫生是最可憐的病人,然而是最好的醫生」。討論生病使醫師更深一層瞭解病及家屬心情,這種瞭解很有價值,可把這經驗應用到行醫上。應該更能教導病人及家屬如何對待疾病,當有些疾病不能痊癒或成慢性病,更要如何相處。
林宗義教授後記
林宗義 (1920-2010;圖2) 教授在書前也寫一序文,上面寫的故事不少從他的序文中看到。他買這本書的理由,是想藉此書可通俗地介紹身心醫學給台灣民眾,他說這些真摯友愛的故事,可啟發醫師多瞭解病人的心理外,而且能鼓勵病人與疾病搏鬥。上面幾點由林教授的馬、劉、朱、葉四位學生,因病及友情完成林教授的幾年想做的心願。
上述提到的前輩中,林教授於我畢業當年(1965年),離開台灣到WHO(世界衛生組織)
服務,後來轉往北美醫學界及國際精神醫學界,國際上名聲卓著。幾年前過世時,紐約時報有訃文相當詳細地介紹他4,就以有全球性影響的精神科醫師為題,到Wikipedia也可找到他的生平5。他多方面的貢獻,無法在此詳寫,因為要寫的太多。我醫學院六、七年時,到精神科實習,他主持傑出的病例討論會,到現在仍印象深刻。以下寫跟他的個人關聯。
我曾邀請林教授來我們St.
Louis訪問,由此地的台灣人教授及醫師協會主辦演講會。我提名他與李鎮源教授並獲頒1987年台美基金會(Taiwanese-American Foundation)的科技工程成就獎。對台灣醫學史及早期台灣與歐美的交流,林教授是第一位實際上提供我資料的前輩,他跟我說劉清風前輩早早畢業於美國印地安大學醫學院,從此開啟我的探討,我無法在此詳細地討論,請看我最近寫的一篇文章,網路上也有6。
上述其他醫師前輩的後記
馬一非醫師除了上述稍提到的資料,網路上都沒有。記得學生時代看台大醫學院的刊物《青杏》曾有人寫文章談到他,目前無法找到這雜誌。劉紹廉醫師在台灣的精神科醫學界服務及活躍於精神醫學會,是台灣精神醫學會創會的兩屆總幹事,已逝世多年。
朱桓銘及葉衡醫師1962年書出版時,仍在台大醫院,後來出國,現在分別住在美國及加拿大。朱桓銘醫師當台大醫院的精神科住院或主治醫師時,做台灣社區精神病醫學流行病研究,我還是學生時,到過我新埔故鄉調查,來過我的老家,他會講客家話。
葉衡醫師看到拙文初稿,回信說當年參加翻譯時,感受甚深。轉瞬半世紀,仍認為醫師本身得病,對病家的親切關懷與慰勉,確能增加療效。50多年後,葉前輩仍如此深信,雖未明言,相信他講的「療效」跟上面所討論的一樣,除病人外也包括醫師在內。
《拾穗》月刊雜誌及《久病成良醫》
《拾穗》(圖3)是高雄煉油廠的工程師們出版的雜誌,1950年5月創刊的月刊,內容以翻譯為主,主要取自美國各種雜誌及書刊,早期封面用米勒名畫「拾穗」。我離開台灣後,不知雜誌以後的詳細演變,從網路知道1988年停刊,1989年又復刊,於1998年2月停刊7,距創刊48年多後關閉。當年較封閉的台灣,這雜誌提供不少國外的新知,對我及當時年輕輩的影響可說相當深遠。
主編馮宗道先生寫了篇後記,應該一提,他說他編了不少書,這本使他熱淚盈眶,不能自己,他把馬一非醫師寫那文章前的兩句話「患病醫生是最可憐的病人,然而是最好的醫生」放在書最後一頁最後一行,他真是有心人。只知道他主編雜誌15年,沒去查以後如何。網路上看他還寫本自傳,我沒看過。
從網路看到有人拍賣《久病成良醫》舊書,知道此書最少出過第2版。順便一提,我這本第一版(圖1),於1962年出版時,書後頭寫訂價才新台幣10元,那本1971年的第2版現在拍賣700元起價。用《久病成良醫》為名的書不少,這一成語大家較有共鳴,所以不少人喜歡以此成語當書名。
參考文獻:
1. Pinner M, Miller BF(馬一非、劉紹廉、朱桓銘、葉衡):久病成良醫(杏林病劫親歷記)。高雄市,拾穗月刊社,1952。
2. 朱真一: 三折肱為良醫。健康世界。2013(8):332:76-77。
3. 王宏育:當醫師變成病人時。台灣醫界。2013;56:403-404。
4. Tsung-yi Lin, 89,
Psychiatrist With Global Approach, Dies. (New York
Times 2010.9.7) 網站:
Times 2010.9.7) 網站:
http://www.nytimes.com/2010/09/07/health/07tlin.html?_r=0 (2014.3.5)
5. 林宗義。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5%AE%97%E7%BE%A9
(2014.3.5)
6. 朱真一:
府城掘寶記。成大醫訊。2014;25(1):62-70。網站:
http://teach.med.ncku.edu.tw/newsletter/2501/16.pdf (2014.3.5)
7. 林身振:
拾穗月刊。「知音樂園」部落格內。
http://scl-chiche.blogspot.com/2013/11/blog-post_5.html (2014.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