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拓荒者:蔡阿信醫師

台灣-北美交流的故事

拓荒者:蔡阿信醫師      朱真一


Taiwanese-American Society:  http://www.tahistory.org/?p=1083
也轉載大略相同

摘自原登於《台灣醫界》的連載,後收入於《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物》一書中。此文是摘要加些新資料。
 

<序言>                                           

        誰是台灣人醫師第一位來北美當住院醫師?誰是北美第一位正式開業看病人的台灣人?誰是台灣的第一位女醫師?誰是台灣第一位女共學生(coed)?誰是台灣第一位女士在公共場合演講?誰有能力私人興辦助產士訓練學校,訓練出五百多助產士?誰是台灣第一位有麻醉專業訓練的醫師?當您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同一個人:蔡阿信醫師,相信您大概會嚇一跳,不太相信,其實她擁有更多的其他「第一」的頭銜。她是最早期,尚未去詳查,她很可能是第一位台加人(Taiwanese-Canadian) 
        如此傳奇的拓荒者,20多年前可能沒人知道她這些先進又很特殊的事蹟。現在不少台灣本土歷史文化的書籍,都登載她的生涯及照片。她的事蹟漸多在文章/書出現,甚至最近以電子媒體如電視劇或電視專集出現,漸多人知道她的傳奇。她被肯定及「出土」,最主要可說是東方白小說「浪淘沙」的出版,書於一九九○年出版。這巨著得到不少獎,不少社團或個人推薦的好書。媒體報導了不少《浪淘沙》的消息後,蔡阿信醫師許多拓荒的事蹟才讓人知道。。
        東方白是林文德博士的筆名,他這本巨著首先在台灣文藝連載,後來在文學界繼續,後來再回到台灣文藝完成。我到美國後對台灣歷史文化有興趣之後,才閱讀這些雜誌。這巨著連載約十年,當我看到小說女主角「丘雅信」醫師到北美的種種情節。小說中寫她當實習、住院醫師,當加拿大的日本人集中營醫師,也曾在溫哥(Vancouver)唐人街開業行醫等等,情節都非常逼真,想此小說一定有其人其事,不然很難寫得那麼有「真實」感。剛好那時被問到誰是最早來北美當住院醫師及開業行醫,打電話去問東方白。
      果然丘雅信就是蔡阿信醫師的代名。東方白說她曾用英文寫份自傳 Pioneer Doctor's Adventure。東方白自己還親自訪問過她兩天,用筆記及錄音帶記錄訪問她的經過。東方白根據此自傳以及訪問資料,另外加上其他兩家族的故事,寫成了二千頁的浪淘沙巨著。
        以下的傳記最主要靠她的英文自傳以及東方白的浪淘沙。小說總歸是小說,會加油加醋,尤其是一些故事的小節。若事蹟不符合自傳,向東方白求證,若是假的,文中會聲明,大部分的故事不是虛假。此文目的在強調她留學北美的經過,以及討論她留學的貢獻。她的自傳及小說有些描寫當時生活情況及不少很有價值的討論,無法在此詳細報導。
 

〈成為第一位女醫師的背景〉

        蔡醫師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三日生,外祖父一家是馬偕牧師來台宣教最先受洗成為基督徒的一批台灣人。她母親也曾在馬偕牧師在淡水創辦的聖經學校就讀及去助產士(產婆)學校受訓,她是台灣第一批接受訓練過的助產士。
        她八歲時上公學校,後來轉到教會的女學校。全班廿四人只有她一人堅持學英語。畢業後於一九一三年,十七歲時離開台灣到日本去,先進入了美國聖公會(Episcopal Mission)St. Margaret 學校。一九一五年從St. Margaret學校畢業,考上東京女子醫專。她說她很用功,入學的一百廿七人中只有七十八名畢業,她第廿五名畢業,她是唯一非日本人的學生。
        她四年級時得了氣喘病,病嚴重到必須休學,她暫返台灣休養一學期,這期間她又創了另一個「台灣第一」。她特別找台灣醫專的校長請求准許旁聽。校長本堅決拒絕她與男學生混在一起上課。她一再請求,終於得到校長的批准,所以她可說是台灣第一個女共學生( Co-ed)。她回去東京學校考旁聽的課程,考過而未耽誤一年。她一九二一年畢業,確知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尚未查到在她之前,有其他女士畢業於大學或專科學校否,她應該很可能是第一位台灣人的女大專學生?
        畢業後返台,在「日本赤十字在台灣支部病院」(簡稱「日赤病院」),當受訓的醫師。她本想當婦產科不成,因為沒缺,只好先當一年眼科,第二年再轉入婦產科。 
        她的氣喘病又變壞,她母親勸她趕緊結婚,以便有人會照顧她的病及事業。一九二四年她跟彭華英先生結婚。彭華英在台灣歷史上有其地位,他有「台灣第一個社會主義者」的號稱。彭華英南投國姓鄉的客家人,父親自新竹竹東搬去,一向是台灣的民族運動健將。結婚前彭先生曾到中國去發展,返台後跟蔡醫師結婚。
 
〈為何想前往北美〉
        小說《浪淘沙》把彭華英(小說中的「彭英」)寫成逃到中國,客死異鄉,那只是為小說的方便。彭華英逃走到中國,戰後回台,曾幫楊肇嘉(曾當民政廳長)及黃國書(後來當上立法院院長),但仍不得志,一直到七十六歲才在台灣逝世。彭華英熱中於民族運動,帶給蔡阿信不少困擾,日本警察經常來找她麻煩,蔡醫師自傳中說這也是促使她離開台灣到北美留學的原因之一。
        不只是丈夫參與政治帶來的困擾,她懂得英文也帶來麻煩。她受訓那醫院共有六十五名日、台醫師,只她一人會講英文。醫院及教會常找她幫忙當翻譯,日本警察因此懷疑她是英美加諸國的間諜,監視她得更厲害。就是因懂英文,她認識不少人,其中一位是從美國來的Mrs.  Foster。這位Mrs.  Foster後來幫忙蔡醫師去美國進修,替蔡醫師拿到去哈佛大學觀摩的證明信,後來還接待蔡醫師住在她家裡。
        她的經歷很特殊,一結婚後,因丈夫彭華英的關係,他就到上海一陣子,雖未開業但實際上執業婦產科一陣子。她專替一位有錢婦人做產前檢查、接生及產後照顧而得到一大筆報酬。她自傳及東方白的小說中沒提及她曾在台北開業,但看到過她在日新町開業婦產科醫院的廣告,這大概是在她去中國回來後。
        一九二五年到台中開業婦產科,她開業一定很成功,清信醫院最多時有卅二個房間,又設有助產士學校。日政府找她麻煩也愈來愈厲害,警察監視很厲害,所以到一九三九年就決定要離開台灣。她連絡上面提到的Mrs. Foster Mrs. Foster願資助她來美進修。日本警察突然吊銷她的護照使她不能成行,但是她要離開台灣的決心很強,帶著二個小孩先到日本東京去,在東京碰到St. Margaret時期的同學,那同學的丈夫在外交部作事,護照及簽證問題在東京又解決而終能成行。
 

〈北美觀摩及讀書行〉

      一九四年九月十八日,她小孩那時十六及十五歲,她委託朋友照顧子女。從橫濱坐船去舊金山。經過二星期才到舊金山。坐橫貫的火車先到紐約去看一展覽會後,到Boston去。她跟十六年前在台灣認識的Mrs. Foster碰頭,並住在她們的家中。Mrs. Foster帶蔡醫師去找哈佛大學的婦產科主任,並得到允許去觀摩。蔡醫師很高興得到這著名的醫學院觀摩,能看到最新的儀器及漂亮又壯觀的建築。
        因日本政府的逼迫,在台灣的加拿大教會人士全部回到加拿大,大部分在Toronto附近。他們很希望蔡醫師去Toronto,他們會招待她。所以一九四一年三月她經過Niagara瀑布到Toronto去。在Toronto,她先去那裡的婦女醫院觀摩,到了九月她就在Toronto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School of Hygiene)註冊上學 。她只讀了幾個月,因美日兩國衝突愈來愈厲害,她變成很心急,深怕戰爭一發生,她會和家人分住太平洋兩岸,患了極度懷鄉病。買了十二月十五日回台的船票,她坐火車到了Vancouver,準備回台。她暫住當地一長老教會人士家中等船期,想不到卻被那家人虐待,等待那期間,那女士要求她做家務苦工。
 

〈落難溫哥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星期日,她到當地一教會做禮拜,教會禮拜完後牧師說日本突擊珍珠港。因為戰爭船不能開,使她不能返日,從此就在加拿大的Vancouver再多留了近五年。蔡醫師暫住等船期的教會人士更對她虐待,她搬出去另租了一房間。
        她曾向溫哥華總醫院(General Hospital)申請工作,一看是敵國日本的醫學院畢業生馬上就拒絕。為了生活,她甚至看報紙廣告去應徵當女傭。以後有人告訴她有不少醫院缺醫師,她一去申請就被核准,在當地St. Vincent醫院找到工作。一九四二年一月開始當醫師工作。因被醫院認定是實習醫師,一個月只有廿五元。她是這醫院唯一住在醫院的醫師,每天廿四小時值班。要幫其他醫師手術,看住院的病人,又要看急診,苦不堪言,所以一個月後,就辭掉這工作。
        辭掉St.Vincent醫院工作後,就到Vancouver的總醫院去觀摩手術。想不到十天後,醫院問她要不要當實習醫師,她又再開始每天廿四小時值班工作。不久就因工作過度在病房昏倒而離開這工作,這醫院也只給她一個月七十五元薪水而已。
        就這時候,加拿大政府發現她懂得日文,問她要不要去郵局當翻譯及檢查一些日文文件的工作,郵局給她一個月一百六十五元薪水。她不久還是辭掉這工作,因為郵局的男同事們抽雪茄煙使她嘔吐。她又回去Vancouver總醫院,這次去跟麻醉學家Freeze醫師專心學了三個月。她大概是台灣第一個有麻醉訓練的醫師,甚至可能是北美最早的幾位學麻醉的女醫師之一。
        後來有個場合,有人跟她接觸拜託她去加拿大的日本人集中營,當駐營醫師三個月。這工作有月薪二百元外又可免吃住的支出,她只答應做三個月。從集中營回到溫哥華,船期又遙遙無期,她去醫師公會申請在華埠開業。因為不會講廣東話,只看帶有翻譯來的病人,她省吃儉用,還能打發過去。
        附近的醫師因為她搶了他們的生意,向加政府檢舉她是日本間諜。醫師公會告她無照執業,法官沒問就判她有罪,罰她一百元及緩刑一年,判刑後蔡醫師拒絕簽字而被帶到市立監獄去。她被誣告一事在報紙上報導,一位年輕的律師從報上看到消息,免費要替她辯護。有位退休的警察法官威廉先生,還特地去市政府複印所有有關的文件,法官後來就知道弄錯要放她出來。先是只要求簽名自白書就可放行,她拒絕,監獄官員只好拜託她出去,不必簽名也可以。天已黑,她又拒絕,監獄最後只好護送她回到她居住的旅館。
        一位Gibson牧師對蔡醫師寧願坐牢而不肯簽名認罪很表佩服,兩人相談甚歡而後經常來往。當她被醫師公會非難時,她的朋友告訴她何不妨把身份改成中國人,這樣他們就沒有理由說她是敵國日本人了。當她向溫哥華的中國領事館接觸訊問,那領事館處處刁難,就是不肯。
        她後來聽人建議花了六十五美金打電報向當時在重慶外交部做事的黃朝琴請求幫忙。雖然黃朝琴出了證明又講好話,那時的總領事厲昭就是不肯。就是後來戰爭結束,她向理事館申請中國的護照,那厲昭還是不肯,她只好到紐約去。
 

<第二度訪問美國醫界>

        為了回台要護照,溫哥華的厲昭總領事幾度不肯下,她只好到紐約去,她找到紐約領事館的張群大使,跟他解釋她在溫哥華的困難,大使馬上就給了她一本中國護照。那時紐約沒有船開往東方,而必需先到舊金山,但是舊金山海員罷工三個月中,所以她就趁此機會去美國各地訪問醫學中心。她首先去訪問Boston及紐約,她還去了Columbia大學及其Presbyterian醫院學習三個月的麻醉課程。加上她以前在溫哥華的三個月麻醉學訓課,她是台灣第一個有專業訓練過的麻醉專家醫師當之無愧。
        她非常用功,常去各醫學中心參觀其手術。她不但到一醫學中心參觀,她自己說她像「狂人」一樣,有時一天參觀三家中心的手術。那時她只能坐地下鐵車從一個醫院到另一醫院。她說從參觀中可學習不少技術,比看書有用得多。一九四五年夏天她從紐約去Baltimore Johns Hopkins醫院,這醫院有幾位到過北京協和醫學院回來的醫師,他們對她特別好,特別安排她住到實習醫師宿舍。
        Johns Hopkins醫院訪問後,她就去Minnesota州的Mayo診所參觀訪問。她主要是看他們的手術,這裡的醫師幫她買些儀器。然後她就前往舊金山準備搭船回台灣,想不到海員罷工延期,她又前往市立醫院觀摩。那時有人介紹她去訪問舊金山的公共衛生局,他們有不少公共衛生的教育影片,給了她不少這些影片。
 

<啟程回台>

        一九四六年從舊金山坐船回國,距一九四年十月她離開日本到達舊金山,她在北美待了五年半多。她的小孩離開時只有十五及十六歲。大的女兒在此期間已結婚而且到了中國去。所以坐船先到中國上海帶女兒及孫子,再到香港。再從香港坐船回到台灣。回到離開六年的台灣,結束一段傳奇式的留學生涯。
        Vancover訪問她而談得很投機的Gibson牧師到台灣來訪問,他到高雄港口因沒有文件,由英領事館保證只能停幾天。他們在高雄相會後,Gibson牧師卻得到痢疾,蔡阿信醫師照顧了他幾個月。這時教會的朋友建議他們結婚,她說一來可能台灣政府會因她是外國籍而不會抓她去坐牢,她可拿到外國(自傳寫英國,可能Gibson是英國籍)護照,一有急事可出國。 
        當英國一承認中國政府,台灣政府馬上就下公文告訴她,因為她是英國籍不能擁有財產,若一年內不把這些財產處理好,一切充公。她只好急急出售。一大棟建築,其中有可容納一百人的講堂以及所有家俱儀器只賣八千元(美金?),她又得付二份稅,一是以她的中文名另一份以Gibson之名共納了二千元稅。才准被離開台灣,她一九五三年經香港到英國。
 

<離開台灣去加拿大定居>

        以後她從英國到荷蘭再搭船到加拿大的Quebec。她又南下到紐約,她甚至還註冊入學Columbia大學讀公共衛生。她本打算讀一年再去Vancouver,但第一學期還未讀完,她丈夫Gibson牧師就病倒,她去那兒照顧他,她丈夫一九六七年去世。
        她自傳中寫了好幾頁她去旅遊的記載以及一些她後來的寡居生活,她特別說非常寂寞,日子太長獨居很難過。當她一九八年回台灣時,以自己的體驗及觀察瞭解寡居婦女們生活上的匱乏,尤其是年高無依的寡婦,她率先捐出多年儲蓄,與親友努力下,在一九八二年成立「至誠社會服務基金會」,她被推為名譽董事長,以服務寡婦為優先。
 
        蔡醫師一九八七年就因年老體弱住進了醫院的療養所療養,一九九年三月五日辭世。她一八九六年十二月生,所以享壽九十四歲又三個月。三月十二日在Vancouver教會舉行追思祈禱後安葬。

有關台灣與北美交流的文獻請看我的部落格,尤其已出版的書/影印本: http://albertjenyihchu.blogspot.com/2013/05/9-centcopy-8x11-90-10-45-5-dr.html 有目錄及其他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