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王立楷的讀後感

王立楷的讀後感:

非常感謝立楷兄的詳細校讀,大概因從獨立文章改寫,更改了不少前後的章、段、節以及用字,參考文獻編排方式重寫重整,有些沒看出來而疏忽了。限時出版,時間倉促,校對及印刷都出些錯誤。我的加註用紅字寫出來解釋。

---------------------------------------------------------------------------------
您好。在《台灣醫界》雜誌上已拜讀前輩關於台灣醫學史的多篇文章,頗感興趣,得知前輩的《府城醫學史開講》出版,當然要一睹為快。

以下是晚輩的一些小小建議、疑問及對於書中有疑惑處查詢的結果,如有言不及義之處,尚望前輩海涵。

一、書中的一些參考文獻在各章重複出現多次,或能考慮將各章的所有參考文獻統一整理在書末。另外,有些圖排版後太小,需用放大鏡方能端詳。
(註:因文章本獨立發表,改寫因重複而大幅度地刪改。我個人不喜歡參考文獻統一放於書後,我看別人書如此安排,很難找而較不會去翻看,又較容易出錯。圖的排版不少太小,可能是出版公司排版的慣例?)
二、第39頁第11行:此處的院長似乎是指「彰基院長」
(註:的確,是我未詳細說明,謝謝指出可能引起的誤會。甘饒理因1934年李約翰離開新樓而去台南,所以說「在甘饒(堯)理醫生在19343月先到台南新樓醫院」,但漏寫了「1935年甘饒理回到彰化,而李約翰19363-11月到彰基當院長」,所以「193611月接任李約翰醫生的院長職位直到19373月」,應指甘饒理接李約翰在彰基的院長職。)
三、第41頁參考文獻4「潘稀祺(打必里。大宇)」,後者似乎是前者的巴宰族名,慣例上大多是寫成「打必里.大宇」。(註:我的標點符號打字的問題,這樣的確較好)
四、第50頁參考文獻11-13,在本文裡並沒有相對應的引用。(註:因編輯刪減而未注意到)
五、第51頁倒數第4行:南部教會醫療史 -> 南部教會醫療傳道史。
六、第54頁第4行的「捲土重來」不了解是何意?是相對於17世紀西班牙籍的道明會會士來台灣傳教嗎?(註:指道明會19世紀「捲土重來」在台灣傳教)
七、第54頁第11行的「電台」,在台灣一般是指radio station而非電視台。竊以為第68頁第5行的用語「新聞台」似乎更能達意?(註:因都有「民視」兩字在前,大概不會誤會,用電視台還是比較好)
八、第55頁第16-17行及第67頁參考文獻7:〈從馬雅各、新樓醫院談烏腳病地區的膀胱癌我和台南醫學史〉,原始標題(
http://teach.med.ncku.edu.tw/newsletter/2102/21.pdf)為〈從馬雅各、新樓醫院談烏腳病地區的膀胱癌我和台南醫學史〉。

九、第56頁倒數第3行:「從上章的討論約兩天」,但是上一章似乎沒有討論到此事?(註:因為編輯改了章節安排,應該說「上面」的討論)
十、第57頁第11行:28 -> 30日(第72頁最後1行)
十一、第57頁倒數第6行的房子在今台南市中西區仁愛街43號。
http://www.medtoday.com.tw/37218.htm
http://www.tnwcdo.gov.tw/culture01a.asp?ID={610190F2-956A-4987-AE16-3B77611D0842}
十二、第60頁第17-18行:「英國領事館對面就是知府衙門」。晚輩上網查到的是:英國領事館(或英國副領事館)在台灣府署的東鄰。
(註: 多謝更正,我按照67頁我列出的參考文獻9而寫)
http://www.laijohn.com/book2/134.htm
http://blog.yam.com/TN87504033/article/60882630
http://thesis.lib.cycu.edu.tw/ETD-db/ETD-search-c/getfile?urn=etd-0829101-105910&filename=8781004.pdf
十三、第61頁第6行:南部教會傳道史 -> 南部教會醫療傳道史
十四、第63頁倒數第6-7行:「註3.4.10」似乎缺了「註2」。(註:因註2沒特別,是一泛指的搜尋站)
十五、第64頁倒數第11行、第115頁倒數第5行:台中豐員 -> 台中豐原
十六、第65頁倒數第9行:腹皮綻合 -> 腹皮縫合?
(註: 按照列出參考文獻3.台灣醫療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傳》277頁登的原文而寫,也許「綻合」是那時代的用語)
十七、第67頁參考文獻11:如第112頁所述已有中文新譯本《歷險福爾摩沙》(2010),有趣的是:《府城醫學史開講》第63頁最後一行的「腎結石」在《歷險福爾摩沙》第109頁第11行的翻譯是「膀胱結石」,晚輩查到的線上原文是"lithotomy"
https://archive.org/stream/pioneeringinfor00unkngoog/pioneeringinfor00unkngoog_djvu.txt
(註:腎結石那幾句我用引號「」表示來自文獻,再查原來自賴永祥的網站(http://www.laijohn.com/book3/202.htm):「據必麒麟(W. A. Pickering)述:醫生使用奎寧及白內障和切除腎結石手術上所完成的神奇治療」,略看過英文原本,沒注意到用lithotomy
十八、第69頁第1行:醫學宣教師 -> 醫療宣教師
(註:對medical missionary, 「醫學宣教師」「 醫療宣教師」混用,「宣教師」或「傳教士」也常混用。
十九、第74頁第3行的「一日前」是指「登陸」一日前嗎?
(註:是,指「登陸」一日前)
二十、第79頁第5行:「獲得到的獎項太多」,「到」似乎是贅字。
二十一、第85頁第1行:樂生園 -> 樂山園
二十二、第86頁參考文獻8「潘稀祺」之後少了「(打必里.大宇)」。

二十三、第99頁第3行:既 ->
二十四、第99-100頁:沒有提到註2(註:註2本用在第4行的小標題後;以後沒寫或無意中刪除,校對時忽略沒注意到)
二十五、第102頁倒數第9-10行:「用教會白話字表達,這對現代讀者而言,或有「文字『障』的感覺 ,但對研究台語文的人而言,確實是寶庫」,引號的用法怪怪的。
(註:---「文字『障』---文之前的「號多餘的,應刪除」
話說賴永祥原文的引號用法本來就怪怪的:用教會白話字表達,到19693月以後,才改為中文。這對現代讀者而言,或有「文字「障」的感覺 ,但對研究台語文的人而言,確實是寶庫。http://www.laijohn.com/works/preface/TWKHKP.htm
二十六、第107頁第8行:口帶 -> 口袋
二十七、第108頁第11-12行:「台灣白話字文獻館」的網址應為
http://www.tcll.ntnu.edu.tw/pojbh/script/(第109頁參考文獻13、第172頁參考文獻9、第195頁參考文獻3亦同。)又:http://www.tcll.ntnu.edu.tw/pojbh/script/artical-dta349p.htm是該網站以「顏振聲」為作者的查詢網頁。(註:多謝,點出此誤)
二十八、第109頁第3行:最後少了「)」。
二十九、第113頁倒數第8行:觀忿 -> 觀念
三十、第114頁最後一段:「訪問另一個番社米郎時,碰到另一群獵人頭的原住民班加社人」。(註:沒有也沒看《歷險福爾摩沙》;此文翻譯的漢名採自賴永祥網站: http://www.laijohn.com/book2/108.htm
《歷險福爾摩沙》第166-7頁描述此事,所用的名稱是「美壠社」(該書第159頁附的原文是Bilang,亦可參考該書第168頁的延伸閱讀)及「芒仔社」(該書第159頁附的原文是Banga,亦可參考該書第198頁的延伸閱讀)。
三十一、第120頁參考文獻3:萬巴醫生 -> 萬巴德醫生
三十二、第120頁參考文獻7:格式與他處所用者不同。
三十三、第124頁第11行:大學醫學院後 -> 大學醫學院(註:本來寫「知道劉醫師畢業於Indiana大學醫學院後,我去信----」,不知為何「知道」兩字刪除。)
三十四、第125頁倒數第8-9行:「同志社是西洋傳教士在京都所設立的學校」的說法可能有點問題。新島襄(1843-1890)雖然在美國受洗、接受聖職,畢竟仍是日本人。
(註:此處很奇怪,我的原文:「同志社是留美的教會人士所辦的學校」如我的書《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第51頁第3段第一行。查編輯的版本,後來修改成「同志社是美的美國的教會人士及留學美國的日本人所辦的學校,」不知為何又變成:「同志社是西洋傳教士在京都所設立的學校」。總之我自己沒小心,以訛傳訛,改了而沒看出來。)
https://www.doshisha.ac.jp/chc/information/overview/profile.html
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home/publish/PDF/Bulletin/30/30-223-265.pdf
三十五、第136頁倒數第7行「母女戰後」是指二戰嗎?(註:我的習慣,戰後都指世界二次大戰後,不是的話會說明,看來以後最好說明)
三十六、第139頁第12行:「他弟弟黃俊烈」,兄弟不同姓,不知是否有特殊淵源?(註:好像因過繼的問題,當謝奇璋教授去找黃先生時,連他自己也忘了有這個哥哥,經謝教授說明後,才記起來)

三十七、第140頁參考文獻誤植,請參見
http://teach.med.ncku.edu.tw/newsletter/2401/15.pdf
(註:很奇怪,看原稿及編輯修改版都是列下的3文獻,最後誤植為前一章的參考文獻,謝謝指出,我沒察覺,好像校對到最後排版才誤植,以後要更小心)
  1. 朱真一(2004),《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台北,望春風文化。
  2. 韓石泉(2009),《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修訂第三版(韓良俊編註),台北,望春風出版。
  3. Lin CT, Gey GO, Richters V. (1968). Chemically characterized concentrated corodies for continuous cell culture (the 7C’s culture media). Exp Cell Res , 52: 469-489.

三十八、第141頁倒數第5行:譬如跟各章 -> 譬如各章
三十九、第144頁第7行:民前5年生 -> 民前5
四十、第149頁倒數第8-9行:「省衛生局」是指福建省嗎?
(註:指台灣省衛生局;1947年以前台灣的衛生單位稱為衛生局,1947年省政府改組才改稱為為「衛生處」,網站可查出此名稱的更改)
四十一、第149頁倒數第6行:不知「上面的討論」是指?(註:該章前面142-144頁討論顏春輝衛生處處長一職)
四十二、第149頁倒數第6行:「衛生處」是指台灣省嗎?(註:是,該章142-146頁多處討論顏春輝當台灣省衛生處處長一職)
四十三、第151頁第12-13行:「寫『台南小學校』,不知是上述教會的附屬小學或讀日本人讀的小學」,晚輩猜想是現今公園國小(前身為「台南小學校」),太平境教會的附屬小學的正式名稱應該不會被寫成「台南小學校」吧?(純粹就第144頁圖3來猜想,其實晚輩沒有實體佐證。)
太平境教會的網頁提到附屬小學:「...(在一八八六年到一九二一年中間)有創設一間『教會小學』曾培養千餘名的人材。」
http://tpkch.dyndns.org/modules/mymenu/es_guestbook.php?urlname=http://tpkch.dyndns.org/weblink/introdoce/intro.htm
(註:我只是不敢確定,讀日本人的「台南小學校」,但不去讀日本人的台南一中,讀教會的中學,感到奇怪而保留地如此寫)
四十四、第153頁參考文獻7:顏前署長春暉先生 -> 顏前署長春輝先生
四十五、第169頁第3行:註9 -> 8
四十六、第172頁參考文獻7:陳慕真 -> 陳慕真(2006)
四十七、第180頁倒數第6行:不知「雜誌」是指?
(註:指上段的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四十八、第181頁倒數第10-11行:"Hazelt(Fatson & Viney, Ltd.," -> "Hazell, Watson & Viney, Ltd.,"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zell,_Watson_and_Viney
四十九、第182頁倒數第13行:馬雅各醫師 -> 馬雅各二世醫師
五十、第189頁倒數第7行:《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 「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五十一、第190頁第10行提到慕德醫院。之前沒聽過這醫院,於是上網找了相關文獻:
葉振輝(2005),〈附錄:慕德醫院命名由來〉,《高雄市早期國際化的發展初探》,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http://britishconsulate.khcc.gov.tw/PhotoData/PIC1021206_14.pdf
葉振輝教授已於2010年過世: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葉振輝紀念部落格/117095098337688?id=117095098337688&sk=info
(慕德醫院在高雄,與府城的關聯不大。)
(註:南部的海關醫官,管轄打狗及台南。馬雅各及他兒子,安彼得醫師都來往打狗及台南兩地行醫。對慕德醫院那間只辦一年的醫學校,成大謝奇璋教授,曾說廣義地說起來,成大醫學院跟那醫學校,有承先啟後的意義。又網站也看過葉教授之文,2010年以前曾去信詢問)
五十二、第192頁倒數第6行:本書中似乎沒談過李醫生的事。(註:36頁表及39頁有幾句;Dr. Lee 錯誤,應是Dr. Little; 登於《成大醫訊》的原文,也列出其他人的英文名,此書出版時,把其他人的原名都刪除,不知為何會保留此錯誤的Dr. Lee
五十三、第194頁第2行:李醫師 -> 李醫生
(註:醫師/醫生我常混用,教會文獻就較多人用醫生,不過不一定如此。雖有人,如歷史學家的張秀蓉教授201311/30月的醫學史年會上說日本人稱有正式訓練者為醫師,沒正式訓練的為醫生,就像藥劑師及藥劑生之別,我對醫師、醫生常混用)
五十四、第195頁倒數第2行:《自路加雜誌》 -> 《路加雜誌》
五十五、第199頁第5-6行:「(圖3),後面會繼續討論」 -> 「(圖3,後面會繼續討論)」
五十六、第204頁倒數第6行:圖5與周瑞醫師無關。(註:原圖刪除而文未刪而有錯)
五十七、第205頁圖說:Columbiau(原文錯用Columbian -> Columbia
五十八、第217頁最後1行:院長二十幾年院長 -> 院長二十幾年
五十九、第219頁參考文獻5ringer -> ringeri
六十、  230頁第3段「台南地區曾是...」全段可刪,因與第232頁重複。
六十一、還有,第148頁倒數第8行的「或另文1942年」語意有點不清楚(註:另文是指註3之文,149頁第三行有提到)
以上,敬供前輩參考。

王立楷 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