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府城醫學史開講》更正:

《府城醫學史開講》更正:

非常感謝王立楷兄的詳細校讀,發現校對及印刷的一些錯誤。

1. 39頁第10-11行:
「在甘饒(堯)理醫生在19343月先到台南新樓醫院」,後漏寫了「1935年甘饒理回到彰化,而李約翰19363-11月到彰基當院長」,「193611月接任李約翰醫生的院長職位直到19373月」之後應加「甘饒理接李約翰在彰基的院長職」。
2. 41頁(其他頁一樣)參考文獻4「潘稀祺(打必里大宇)」,「打必里大宇」較好。
3. 50頁參考文獻11-13應刪除,因刪本文,忘了刪參考文獻
4. 51頁倒數第4行:南部教會醫療史 -> 南部教會醫療傳道史。
5. 55頁第16-17行及第67頁參考文獻7:〈從馬雅各、新樓醫院談烏腳病地區的膀胱癌我和台南醫學史〉,在我之前,漏了「,應為為〈從馬雅各、新樓醫院談烏腳病地區的膀胱癌我和台南醫學史〉。
6. 56頁倒數第3行:「從上章的討論約兩天」,因改了章節安排,「上章」應該說「上面」的討論)
7. 57頁第11行:28 -> 30
8. 60頁第17-18行:「英國領事館對面就是知府衙門」。依67頁參考文獻9如此寫,更多文獻說英國領事館(或英國副領事館)在台灣府署的東鄰
9. 61頁第6行:南部教會傳道史 -> 南部教會醫療傳道史
10. 64頁倒數第11行、第115頁倒數第5行:台中豐 -> 台中豐
11. 《府城醫學史開講》第63頁最後一行的「腎結石」,來自賴永祥的網站(http://www.laijohn.com/book3/202.htm):「據必麒麟(W. A. Pickering)述:醫生使用奎寧及白內障和切除腎結石手術上所完成的神奇治療」,非自英文原本。原文用
Lithotomy”;所以「膀胱結石」較好。
12. 85頁第1行:樂 ->
13. 86頁參考文獻8「潘稀祺」之後少了「(打必里.大宇)」
14. 99頁第3行: ->
15. 99-100頁:2應用在第4行的小標題後。
16. 102頁倒數第9-10行:「用教會白話字表達,這對現代讀者而言,或有「文字『障』的感覺 ,但對研究台語文的人而言,確實是寶庫」---「文字『障』---; 
文之前的「號多餘的,應刪除)
17. 107頁第8行:口帶 -> 口袋
16. 108頁第11-12行;第109頁參考文獻13;第172頁參考文獻9;第195頁參考文獻2列出)「台灣白話字文獻館」的網址應為:
http://www.tcll.ntnu.edu.tw/pojbh/script/所列出的:http://www.tcll.ntnu.edu.tw/pojbh/script/artical-dta349p.htm是該網站以「顏振聲」為作者的網頁。
18. 109頁第3行:最後少了)
19. 113頁倒數第8行:觀忿 ->
20. 120頁參考文獻3:萬巴醫生 -> 萬巴醫生
21. 124頁第11行:大學醫學院後 加「知道」於「劉醫師畢業於Indiana大學醫學院後,我去信----前較好
22. 125頁倒數第8-9行:「同志社是西洋傳教士在京都所設立的學校」有問題。原稿
同志社是留美的教會人士在京都所設立的學校」較對。
23. 三十七、第140頁參考文獻誤植;(註:校對到最後排版時誤植)
  1. 朱真一(2004),《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台北,望春風文化。
  2. 韓石泉(2009),《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修訂第三版(韓良俊編註),台北,望春風出版。
  3. Lin CT, Gey GO, Richters V. (1968). Chemically characterized concentrated corodies for continuous cell culture (the 7C’s culture media). Exp Cell Res, 52: 469-489.
24. 141頁倒數第5行:譬如各章 -> 譬如各章
25. 144頁第7行:民前5 -> 民前5
26. 153頁參考文獻7:顏前署長春先生 -> 顏前署長春先生
27. 169頁第3行:註9 -> 8
28. 172頁參考文獻7:陳慕真 -> 陳慕真(2006)
29. 181頁倒數第10-11行:"Hazelt(Fatson & Viney, Ltd.," -> "Hazell, Watson & Viney, Ltd.,"
30. 182頁倒數第13行:馬雅各醫師 -> 馬雅各二世醫師
31. 189頁倒數第7行:《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 「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32. 192頁倒數第6行李醫生之後括號的Dr. Lee 錯誤,應是(Dr. Little
33. 五十四、第195頁倒數第2行:《路加雜誌》 -> 《路加雜誌》
34. 204頁倒數第6行:圖5與周瑞醫師無關。(註:原圖刪除而文未刪除)
35. 205頁圖說:Columbian -> Columbia
36. 217頁最後1行:院長二十幾年院長 -> 院長二十幾年
37. 219頁參考文獻5ringer -> ringeri
38. 230頁第3段「台南地區曾是...全段刪,因與第232頁重複。

又韓良信教授指出第125頁第5:「端山」是「瑞山」之誤,與第133頁第3行的劉瑞山同一人。


(較詳細及立楷兄的疑問,請看:本部落格〈王立楷讀後感〉http://albertjenyihchu.blogspot.com/2013/12/39-11-1934-1934-3-1935-1936-3-11-1936.html


2 則留言:

  1. http://www.taiwanus.net/news/news/2013/201307151747291893.htm

    Dr. Chu: the last paragraph "開啟他用羅馬字來寫聖經的想法," in your article from the above website might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Mr. James Matheson's letter on 12 Nov 1873, a few books of New Testament have been translated by RCA missionaries in Amoy, it is Dr. Maxwell who completed, printed and brought to Taiwan. Romanized Colloquial was used by RCA missionaries in Amoy area long before Dr. Maxwell arrived.

    回覆刪除
    回覆
    1. Dear Ayu:
      Thanks a lot. To my understanding the few books of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in Amoy were not complete or not good enough for Dr. Maxwell. He started the translation in 1871 (I forgot the date, I think there was literature about it) and finished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ed in 1873.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came from Prof. 賴永祥 「白話字聖經的由來 」《聖經季刊》6卷2期 (總15號)2006年4月.
      馬雅各在探訪平埔族人期間,曾見到他們擁有在十七世紀(荷蘭據台時代)以羅馬字系統書寫的契約文書;由於馬雅各來台之前,曾在廈門接受以羅馬字系統學習方言的訓練,於是他以白話字與助理等人利用工作之餘著手翻譯新約聖經。
      I can't find which reference Prof. Lai was based on. I saw somewhere someone mentioned Missionary Record(not sure)?
      Thanks
      JY Chu

      刪除